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悦石

1945 年生,著名画家,现居北京。王铸九、董寿平二位先生的入室弟子。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曾在北京、南京、深圳和台湾等地,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举办过个人画展。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洛杉矶亚洲艺术研究中心举办讲座。多次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讲授中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国内外多家电视媒体为其拍摄专题片,国内外报刊均有相关报道和专文介绍。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作品集》《快意斋论画》《天人之际》等作品集和专著多种。

晚秋清晨,雨后初现阳光。吴悦石在画室中盘腿而坐,讲述写意精神,品味写意妙趣。作为当今中国画领军人物、中国写意画大家,吴悦石先生精于书画、篆刻、国学、鉴赏,近年在创作之余开班办学,孜孜不倦弘扬中国大写意画。他说道:“大写意画是人生,是哲学,是诗歌,是真善美,需要画家全部修养和功力。我学画七十余年,初心不改,有所认识。”

画中之势,魂之所在

在吴悦石先生画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新作《万里归来》。画中,一只老鹰挺立于峭壁之上,环顾四周,泰然自若。站在这幅画前,老鹰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让在场所有人注目良久,不忍离去。“好画儿就是如此,久看久新,遇目不忘,里边儿一定有势有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幅画是如何起势的呢?吴悦石先生与我们娓娓道来。

“中国人无论是作诗、做文章,还是作画儿,都讲究取势、用势。创作‘万里归来’这幅画是我瞬间的想法。首先,这幅画的落款是‘万里归来’。也就是说,老鹰从很遥远的地方历经跋涉,归来后落在峭壁之上,放眼四顾,泰然自若。其后的松树枝代表长青,石头代表永固,每一块石头和天地同生,大概就这么个意思。”正如吴先生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好的东西说不透。所谓气势,是无形之势,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不容易体现的气韵、味道,“气势看不见摸不着,但这是魂。”

那么,画家要怎样去培养“势”呢?吴先生答曰:“势由心生。培养自己、培养内心。内心有了,势就出来了。那心从哪儿来呢?是温养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养需要时间积累。吴悦石先生自幼与众多书画家结 下了深厚的 “ 翰墨情缘 ” ,师从齐白石弟子、 著名 国画大 师王铸九先 生。后在公社务农期间,挑灯夜读,学习各种 碑帖。十余年间,他做了大量笔 记,整理了五万多字的文稿。

1978 年,吴悦石先生被推荐至北京画店工作,北京画店的前身为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府井营业部,是我国当代最早一批的专业画店之一。那时,在与李可染、陆俨少、李苦禅等名家大师的沟通交流中,他领略了不同的笔墨趣味,增长了许多关于中国画的见识。随后,吴悦石先生举办个人画展,又远赴大洋彼岸,其间依旧临摹大量中国古代经典字画,体悟古人作画的笔墨趣味。2000 年,他回到心中热爱的祖国,继续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可以说,吴悦石先生始终坚守传承着中国画的薪火,在探索传统大写意中国画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传统的大写意中国画传承之路上,吴悦石先生为学生们口传心授,答疑解惑,建立他们对传统的正确认识,提倡以书入画,强调中国画自古传承有序。吴悦石先生谈到,金北楼先生(清末民初画坛巨星)所谓“引导得当,步履从容,积以时日,门径自熟”四言十六字,至简至平,乃度世之金针,理法之大成。“学生要懂得经营土壤,撒种深耕。中国画要静下来,要去除浅薄浮躁,触类旁通。”

画道漫漫,终身求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北京青年周刊

A-吴悦石

Q 如何看待写意精神?

A 写意画的传承由来已久,写意画的精神蕴养了千年以上。

写,亦通“泻”,倾泻的泻。意即为心上之音。写意是倾泻心上之音,这是非常准确的。早在“鸟官人皇”时,已知先民以鸟兽为图腾。到北宋时,技法丰富,已成独立画科,逐渐发展成为时代经典。同时写意精神,被文人提倡,文人风骨与笔墨修养取代画工之作。

明代白阳、青藤以文入画,神采斐然。至清初八大山人,把写意画推向历史高峰,影响后世直至今日。历经先贤之后,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写意画大家,雄霸画坛,领导潮流,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是充满浪漫主义的民族,写意精神也有着浪漫主义色彩,代代相传。它把中华民族特有的乐观精神、内在含蕴结合在一起,再把个性施展。这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作为支撑的。

Q 在您看来,何为一幅好画?

A 如果一幅画,气势呼之欲出,使你注目良久,不忍离去;再有,久看久新,遇目不忘;还可以借由画外之势,利用画面之外的空间,使得整幅画引得观众无限联想,这幅画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好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学习画画是不是极其需要天赋?

A 是需要天赋,但是更需要努力。耕耘比悟道还难。我 们说,本立道生,君子务 本,就是要求你把根扎好, 你根扎得不好,不深、不广、不透,这棵 树长 不起来。 但扎根前需要土壤,深耕土壤 才好撒种。我们的知识 都是从老百姓的生活当中点点滴 滴来的。

Q 您在授课过程中,感受到的学生们对学习大写意画的热忱如何?

A 热情高涨。我在国家开放大学开设公共课时,73 个班同时上课,在线学习观看者更达百万以上。同学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大写意画的认知以及对写意精神的 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就是对祖国的热爱。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穿戴外在的一件衣服,它是你的灵魂。

Q 您之前提到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大画家到晚年,多以写字为主,画画为辅。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A 写字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在你写进去之后,境界和意趣无穷,这只有写进去才懂。另外,中国文化很多妙处在写字当中都有体现。我很愿意写字,写的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作品图片提供 受访者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3年10月12日 吴悦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