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285窟,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北朝)

敦煌壁画”,一般指“敦煌石窟”中的壁画。

敦煌石窟,又称“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不过,“敦煌石窟”,还指包括“西千佛洞”、安西的“榆林窟”和水峡口“千佛洞”等等在内——“敦煌石窟”是上述这些洞窟的总称。

咱们只说传统意义上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由乐僔和尚凿创。此后不断延展,持续至元代,前后共约1000年。

至目前,发现尚存洞窟735个,壁画保存4.5万多平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

学者们根据洞窟形制、壁画和雕塑题材、表现内容及风格,确定“莫高窟”主要分为北朝、隋唐、五代及宋、西夏至元四大发展时期。

(莫高窟第428窟东壁,佛与弟子雕塑,北周)

北朝时期壁画,以佛祖敬拜和佛经故事为主。

这一时期的洞窟,大多为中心柱窟、方形窟禅窟。洞窟中以有释迦牟尼或弥勒像为主,抑或为释迦多宝并坐像、菩萨像以及禅僧像。窟顶和四壁绘满壁画——顶和回壁上部,多绘天宫伎乐;四壁下部,绘药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面,除绘千佛外,其他皆绘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大多为横卷连环画形式。

比如,莫高窟第285窟所绘《五百盲贼得眼故事画》,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作战、被俘、审讯、受刑等场面。其以白色为底,画调清新,风格明快,属西魏壁画杰作。见题图。

(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唐)

隋唐时期壁画,主要题材为“经变画”。

所谓“经变画”,是指以佛经内容为主包含社会生活内容的绘画。此种画,在南北朝已见出现,但在隋唐特别是在“莫高窟”壁画中,得到充分发展。

这一时期,是“莫高窟”的全盛期,洞窟数量占全部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佛像雕塑明显高大,风格亦与中原趋于一致。表现在壁画上,则为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水平空前。特别是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艺均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第404窟,飞天图,隋)

与“经变画”相配合,属于唐代的,还有“屏风画”、“佛教感应故事画”、“瑞像图”、“密宗题材画”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壁画中,还有不少“历史人物画”。比如,唐后期第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均表现了浩大的出行场面,众多的画中人物,华丽的服饰,栩栩如生的人物动作及表情等等。这些画作,如敦煌学学者所称,“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

(莫高窟第61窟,回鹘公主图,五代)

五代至宋壁画,基本延续唐代风格,且遭破坏严重,最主要特点,是人物“大抵皆胡服”,表现出浓厚民族融合特点。

例如,“莫高窟”第61窟《回鹘公主图》,表现曹议金与李氏之女,远嫁甘州回鹘可汗为妻,身着典型回鹘服装,头戴桃形冠,冠上饰以花纹,上插钗钿和步摇,两鬓抱面,位于众女眷之首,已显示地位显赫。

再如,“莫高窟”第454窟《各国王子礼服图》,由头戴宝冠、上身袒裸的西域王子为前导,真实记录了宋代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

(莫高窟第454窟,古国王子礼服图,宋)

西夏至元时期壁画,因此时新开凿的洞窟很少,壁画遗存亦不多,但主要特点,一是西夏壁画更多表现平民生活,但主要在“榆林窟”;二是元代壁画带有浓郁的藏画风格和阴沉、神秘的情调。

比如,第61窟甬道两壁的西夏末年、元初重画的《炽盛光佛》和《黄道十二宫星象图》。学者们认为,以上是“莫高窟”仅存的西夏至元代壁画。

(莫高窟第61窟,女供养人图,五代。供养人即出资营建洞窟者。)

“莫高窟”,在元代之后,不短时间内曾“默默无闻”了。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此处发现藏经洞,遂引起世人极大关注,当时即发现佛经、道经、祅(教)经、景(教)经以及文书数万件。于是,一批外国探险家、传教士蜂拥而至,劫掠了包括文书、壁画在内的大量敦煌文物偷运至国外。

新中国建立后,“莫高窟”真正迎来了“新生”。 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莫高窟”及其壁画,运用新技术的保护力度大幅加大。

(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盛装出行图,盛唐)

从民国时期起,一些中国学者就全身心投入了“莫高窟”包括其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新中国建立后,相继涌现了一批著名敦煌学研究大家,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等获得国家大奖。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其壁画也是中国壁画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均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