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刺绣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组成部分,除日常比较熟知的苏绣、湘绣等外,56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刺绣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灵魂,彝族服饰被公认为是样式最多、色彩最鲜艳的,这全靠彝族刺绣为彝族服饰锦上添花,因此彝族刺绣可谓是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符号,用指尖艺术讲述彝族古老历史和灿烂文明,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针一线,蕴含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瓦房乡彝族较多,刺绣文化亦是源远流长,它们是怒沧之间一朵艳丽的奇葩,默默散发着诱人的芳香。瓦房彝族刺绣将剪纸和刺绣技艺相融合,彼此相辅相成,剪纸是刺绣的基础,刺绣是剪纸的立体呈现。精美的构图、靓丽的色彩、精湛高超的刺绣技法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融于一体,并巧妙地将抽象、对称、整合、变形的方法融合其中,构成了强烈而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些传统的典型纹样堪称保山当地民族的文化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悠久的彝族刺绣文化传承过程中,瓦房沉淀出了技艺高超的刺绣人才,代表性传承人有白龙井社区的省级传承人张翠秀和区级传承人王秀美。

张翠秀自幼聪敏好学,受母亲熏陶,她8岁就开始随母亲学习织布、剪纸、刺绣的手艺。近60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她全面继承了保山彝族独特的织绣技艺和艺术风格,并掌握了一手剪纸的绝活。她的剪纸从不用笔勾勒轮廓,一切美丽的花形、图案全在自己心中,只要知道图案的用途和部位,便可以拿起剪刀和纸张行云流水地剪出漂亮的图案花形。

王秀美是张翠秀的儿媳,嫁入张翠秀家中后,她对张剪纸、刺绣技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7岁起,利用在家务农的空闲时间学习、钻研,从剪纸花到刺绣成品再到拼接至彝族装饰和服饰中,总共需要4个步骤,但彝族服饰中花色复杂,王秀美从剪最简单的花色开始学习,熟悉后逐渐趋于复杂化,从缝绣虎头帽开始慢慢学习过渡到缝绣彝族花纹,她在传统工艺技法上精益求精,不断摸索学习,并将张翠秀所教授的所有技法熟记于心,20余年的经验积累,现如今王秀美已熟练掌握刺绣关键技法,相比张翠秀,她更擅长于刺绣,一针一线呈现出剪纸图案,赋予剪纸更多的可能性。

这二位优秀代表性传承人生活中互相照料,在专业上相辅相成,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彝族刺绣的代表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彝族刺绣技艺针法单一,但花纹和色彩十分丰富,服饰装饰中花纹整体呈现对称,一件成品共需要4步:剪花纹—表布—刺绣—拼接。

1.剪花纹。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用纸剪出需要的花纹,这一步也称“剪纸”,花纹的呈现,全靠刺绣手艺人平时对彝族花纹的认识想象而来,剪好后整理备用。

2.表布。将剪好的花粘贴在布的表面,根据服饰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布料。张翠秀和王秀美制作的彝族服饰装饰主要以蓝色、黑色为主。

3.刺绣。按照粘贴好的花色图案,选择不同颜色的线进行刺绣,采用的针法以“平绣”为主。

4.拼接。将绣好花色的布料拼接在衣服、帽子等服饰上,完成一件成品。

少数民族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瓦房彝族刺绣传承了古老而传统的工艺,处处展现着彝家儿女的热情、技艺和智慧。

第二弹已至尾声,我们下期见啦!

供稿:杨群 周晓宇

来源:毓秀瓦房

最怀旧的老保山人文风俗,最正宗的保山小吃和各种美食,你不知道老保山的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保山·老情怀!

长按·识别·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