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妙应寺白塔,乃元大都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有“金城玉塔”的美誉。1961年3月4日,妙应寺白塔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19日上午, 我在 阜城门内大街 上,从东向西依次参观了广济寺、中国地质博物馆、历代帝王庙等。大约10点40分,我来到妙应寺的大门外,在山门上方镶嵌着写有“敕赐妙应禅林”几个大字的石刻横匾,山门面阔三间,两侧八字影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妙应寺坐北朝南,由正院和塔院组成,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走进山门以后,迎面是停车场,中间是天王殿,两侧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后方的白塔露出尖状的顶部。1998年,按照原始的建筑风貌,重新修建山门和钟鼓楼,形成了一座宽阔的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王殿的后方,为明代大觉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在殿前的空地上,摆放着铸造于明嘉靖元年(1522)的铁香炉,两侧还有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市东城区麒麟碑胡同迁移至此的一对元代石狮子。

在大觉宝殿后方,为明代七佛宝殿,两殿之间有甬道连接。此殿是寺内最大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过去,因殿内有七尊铜鎏金佛像而得名。如今,这里供奉着重塑的元代三世佛,两旁有十八罗汉的雕像,天花板为三个盘龙藻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佛宝殿后方是白塔所在的院落,塔院坐落于高约两米的台基之上,周围环绕着一圈儿红墙,四角各修建有一座亭子。在南门上方,悬挂着匾额,写着“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院”几个字。

拾级而上,走进塔院,迎面是三世佛殿,也被称为“六神通殿”。白塔矗立于院子中央偏北处,高约61米,为喇嘛塔,色白如银。抬头仰望,白塔巍峨,塔身形似复钵,缠绕七条铁箍,上方承托华盖。在华盖四周悬挂着36件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配殿内,有白塔历史文化展,向大家介绍妙应寺和白塔的故事。辽寿昌二年(1096),在这里建造永安寺,寺内有一座佛舍利塔。金末元初,寺院被毁,舍利塔幸存下来。元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敕令打开舍利塔,打算在原址重新修建宝塔。

当时,忽必烈就把建塔的任务交给尼泊尔匠师阿尼哥。历时八年,建成白塔,忽必烈亲自前往瞻礼,以白塔为中心敕建寺院。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赐名为“大圣寿万安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寺院遭遇雷火,殿宇全部被毁,只有白塔幸存。

明天顺元年(1457),英宗下令重修寺院,并赐名为“妙应寺”。按照汉传佛教的规制,形成了中轴对称,塔在最后的格局。清代,每到逢年过节,妙应寺热闹非凡,逐渐形成“八月八,走白塔”的庙会习俗。人声鼎沸,叫卖不断,展示了北京城老百姓生机勃勃的生活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