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建国门南侧,矗立着一座明清时期的皇家天文台,被称为“古观象台”。这里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坐落于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保存着清代制造的八件巨型铜质天文仪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20日上午,我来到北京古观象台,抬头仰望,气势恢宏。这是一座砖砌高台建筑,台基中部使用黄土夯筑,呈正方形,上窄下宽,底部边长约25米,台基高度约14米。1982年2月23日,古观象台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观象台下方西侧的庭院内,以紫微殿为中心,两侧修建有配殿。紫微殿为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在紫微殿前方的左右两侧,安放有明制的浑仪和简仪。

清代,这里是钦天监的办公场所,负责观测各种天文现象,对重要的天象进行预报,推算历法和编制历书等。如今,在院落之中,竖立着汤若望、南怀仁、僧一行、祖冲之、张衡、徐光启等人的塑像,致敬他们对中国天文事业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在紫薇殿和两侧的配殿内,长期举办以“观象授时”为主题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包括“中国星空”“西学东渐”和“灵台仪象”三个部分。

这里讲述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西方天文学与中国传统天文学融合碰撞的曲折过程。同时,介绍古观象台的历史沿革,展示这里收藏天文仪器与国家命运的密切牵绊。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将观象台八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和简仪平分劫走。1902年和1921年,法国和德国先后将劫走的仪器归还。1929年,这里被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院落东南角,有一座晷景堂,旁边紧邻一片绿色的草地。这里竖立着天文学家沈括和郭守敬的塑像,以及巨型的简仪、玲珑仪、圭表等天文仪器。

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北京古观象台的北侧修建起一座司天台,乃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前身。明代,在此修建观星台。清代,正式更名为观象台。

这座观象台东侧连接城墙,台顶平面高出城墙约3米。在台基的中心,有圆拱形门洞,上方镶嵌着写有“观象台”三个大字的匾额。在台基西北侧,有盘旋的马道,直达观象台的顶部。拾级而上,登临观象台,眺望繁华的长安街,欣赏古老的天文仪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康熙八年至十三年(1669—1674),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六架新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放置于观象台。

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纪理安设计制造地平经纬仪放置于观象台。清代乾隆九年(1744),皇帝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制造一架新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也被放置于观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北京观象台不再做观测研究。1956年,古观象台划归北京天文馆管理。同年5月1日,古观象台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的名称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清代的八件青铜天文仪器依然完好无损的矗立在古观象台上。

赤道经纬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限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平经纬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体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平经仪 黄道经纬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限仪 玑衡抚辰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