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句之内字词之间的联接,可运用“语不接而意接”的技巧,使一个句子蕴含数句的意义。如此,句子的密度加大,强度就增强,从而诗质可大为提升。

严首升说:“七言下三字,须出上四字意外。二句中,勿将下句作上句注。”严氏的话,正是指出一句之内字词的连接须用截断法,句与句的连接也要用截断法。

此种技巧是在联接之间有一段距离,这一段文字之外的空白距离中,可蕴含着许多诗意。一般人手法是“景出而意尽”,但更佳的手法是“景尽而意无穷”。产生这种效果的技巧,则是经常可见到“语不接而意接”。

诗词手法虽然说无没有硬性规定的手法,向来是以字到而意到为上,并非说在表达之前先考虑好采用如何手法。但我们平时还是需要掌握各种技巧,成为一种文字创作的本能。到需要用到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用上了,这才能浑然无迹的采用最好方式去表达出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 闲吟 文/诗友

一窗诗梦人间暖,半闭柴门世上仙。

沉潜寂寥书画事,琴茶消得忘流年。

诗友这首七绝已具相当气象了,在架构与手法上比较娴熟,也有一定诗味,可以算是不错作品。四句之间的起承转合妥帖,尾句收拢得当,那么整首诗自然就不会差了。但这些都是基本功,在这之外,文字的细节处理则是提升诗词质感的关键,故将对此做一些剖析说明。

首句“一窗诗梦人间暖”,乍看挺好的,没感觉有什么问题。但是采用上面所说的“语不接而意接”来分析,则可发现,“一窗诗梦”与“人间暖”看似是语不接,但是意思貌似也没有接上啊,两者没啥关联!如此,非但不能增加诗意,反而有摊薄的倾向。另外,一窗与诗梦的连接也是比较稀松,而且所谓的诗梦也是相对模糊的意象。故此,本句七个字组合下来,给读者的印象未免也是有些模糊,不知道作者就是要表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句“半闭柴门世上仙”,虽是有承接首句之意,但又能跳开另说一重意思,并未与首句纠缠,故手法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本句也写得非常清楚明了,并不会令人误解。前四后三的勾搭连接上,也能符合“语不接而意接”。半闭柴门,那即是不问红尘俗事,既然不问那自然就是犹如世上仙之意味了。只是略嫌“世上仙”三字直白了,稍微含蓄一些更佳。

第三句“沉潜寂寥书画事”,从次句转折而来,既然避开尘俗,那转到沉迷书画之事,也是非常清高出尘的,手法可以。但“沉潜寂寥”这几个字比较纠结与直白,实在没必要如此组合写出来,显得不够精致蕴藉。

尾句“琴茶消得忘流年”非常不错,此句手法得当,意境清高,而且也是收拢住前面几句。以“琴茶”与“流年”搭档,大有世上仙人,不知人间何许年,时光匆匆之意。本诗能令读者感到可读,即大半是此句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 茶庵闲吟 文/火云步韵

花径几回思杜老,茶庵不厌梦坡仙。

柴门半闭红尘外,蓬鬓春风又一年。

此首不算调整之作,因为原作已然可观,故本首只能算是另辟蹊径的步韵之作,也是作为一种创作手段进行演示而已。

前二句也是采用花径与茶庵,做避开尘俗的写法。而且两句都化用典故,“杜老”即是杜甫,“坡仙”则是苏东坡。杜甫有花溪草堂隐居的典故,苏东坡的后赤壁赋有梦中见孤鹤与道士一说。

首句化用杜甫,虽然是避居草堂,也尚有人间味。而次句用梦坡仙典故,则是飘然出尘之态也。因首句不入韵,故此二句采用对仗手法,回环相扣而流畅自然。虽然与上面诗友那首都是同样写出尘姿态,但这两句的写法是否更为雅致蕴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句“柴门半闭红尘外”采用比较直接的写法。原因就是在于前二句化用典故,手法相对含蓄委婉,故此句转折点明为上,不可以一味含蓄,而含蓄过头就是晦涩了,不可取。而且“红尘外”这三个字,极具拓展空间的,为第四句的发挥留足余味。柴门外是否即是红尘呢?不说,但读者自可领会。似闭非闭,似隔断红尘,又未完全隔断。

尾句“蓬鬓春风又一年”如何?这句文字极为简单,但是文字之外的意味极为不简单。此句看似说红尘外,但何尝又不是说红尘内呢?蓬鬓是老去,春风是新生,两者本来是冲突的,但因为“又一年”而又和谐的统一在一起。这句有多重意味,读者可以慢慢细品。比诗友原作的“琴茶消得忘流年”更耐品,因为原作这句的“忘流年”已经把余味说出来了,而且也就只有这么一种意味,故略显苍白与单薄,张力不足。

两首作品,更喜欢哪首?或者哪首更接近古人,放在古人作品集里你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