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在湄潭县湄江街道回龙村名菇食用菌种植公司的菌棒生产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规范有序、操作娴熟地忙碌着。相伴着机器的作业声,一座木屑“小山”经过搅拌、装袋、高温消毒杀菌、强制冷却、菌种接种等流程,变成了一根根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棒”。

“我从事食用菌一线生产34年,负责马桑菌菌棒的生产技术。目前,我们的生产量每天能够达到15000棒。经过品种优化选育后,一根马桑菌菌棒能够产1.3斤鲜菇。”名菇食用菌种植公司技术人员代元礼介绍,为了让客户购买菌棒没有后顾之忧,菌棒投放给客户以后,公司还回收客户的剩余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龙村地处湄潭县城北面,距县城3公里,326国道、杭瑞高速贯穿辖区,坝区土地平壤辽阔,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十分适合进展林下经济。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回龙村积极进展林下菌种植,并争取到中央第二批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于今年建成回龙村林下经济产业进展项目(二期),项目包括生产加工厂房一间、菌棚45个。

“回龙村近年来一直大力进展林下菌产业,如今通过项目支撑,逐步提升了林下菌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进展水平,激活特色食用菌产业链。”湄江街道回龙村村委会主任张林说,“加工厂自2023年9月份投入生产以来,已生产了45万棒菌棒,销往贵阳、仁怀、赤水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菌棒生产厂的投入使用,回龙村林下经济产业进展项目(二期)的菌棒不仅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还把周边的农户逐步“嵌入”到食用菌产业链上来,解决了当地30余名村民就业,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出门就进厂”的就近就业梦。

“我就是本地的,上了2个多月的班了,活不重,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还管一顿午饭,也满足了。”湄江街道回龙村村民邓明义说,到加工厂务工后,既实现了增收又照顾了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进展模式,其厂房、加工设备、生产大棚由名菇食用菌种植公司使用,所有经营活动由公司负责,回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则按照每棒一元提取菌棒销售利润,其全部收入皆纳入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老人资助等。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品种选育、提高菌棒质量,让购买者实现利益更大化,同时让产业实现可连续进展。”张林表示,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宣传、做大规模、拓宽销路、做出品牌,真正把回龙村林下经济做优做强,让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湄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晨晨

二审 蒋洪飞

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