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POINT
1.介绍三种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经典技术、漏斗技术、非解剖轴技术。
1994年Abumi推广了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椎弓根螺钉可以实现三柱固定,在治疗颈椎创伤、畸形、肿瘤时提供了强大的力学强度。但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风险较大,内侧是脊髓,外侧是椎动脉,上下均有颈神经根通过。下面介绍三种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既有经典技术,也有对经典技术的改良。
经典徒手技术
进针点:如下图所示:进针点在侧块的外上象限。进针点在上关节面下1~2 mm,C3-6在侧块外1/3处,C7在侧块中点处。
操作技术:用2或3mm磨钻在进针点磨出漏斗样凹槽,显露椎弓根入口,直视下利用1.5-2mm小刮匙或开路锥确定方向,以椎弓根的内侧壁作为指引,之后攻丝、球探确认钉道,然后拧入螺钉,如下图B所示。下图A为直接在侧块皮质置入螺钉,安全性较差,磨出凹槽后安全性增加,螺钉内倾角较椎弓根解剖轴略小,内倾角为25-45度,C5最大。内倾角度大比角度小安全,穿破内壁少见,穿破外壁导致椎动脉损伤常见。矢状面上C4-7平行于上终板,如再下图所示。C3略头倾,建议CT上测量椎弓根解剖轴与上终板的角度。常用螺钉长度为24~26mm。
“Funnel Technique”漏斗技术
进针点:和经典技术进针点相同,在侧块外上象限,如下图所示
器械准备:直径2.1mm、尖端圆钝、头部弯曲的开路锥,如下图。
操作技术:
1)倾角>45度进开路锥,开路锥弯曲向内。遇到明显阻力时,尖端到达椎弓根内侧皮质,此时开路锥旋转180度,头部弯曲向外,见下图。
2)减小内倾角,沿着椎弓根内壁sliding滑进去。当进入15mm时,再次旋转开路锥180度,弯曲向内。
3)缓慢推进到20mm深度,旋转开路锥扩大钉道,攻丝,球探仔细探查内外上下和底面是否破裂。
4)植入椎弓根螺钉,蓝色线条为开路锥路径,红色为椎弓根螺钉路径。
这项技术和脊柱畸形时胸腰椎弓根螺钉的“funnel technique”漏斗技术或“sliding technique”滑梯技术是相同原理,认为椎弓根是漏斗状的,弯头开路锥沿坚硬的椎弓根内侧皮质“滑梯”顺入椎弓根和椎体,用弯曲的开路锥顺“滑梯”找到安全的路径。解剖学基础是颈椎椎弓根内壁皮质非常坚硬,较外壁厚1.4-3倍。
非解剖轴技术
这一非解剖轴螺钉技术将进钉点进行了内移,不按照椎弓根的解剖轴进钉,减少了内聚角度,从而减少了颈部肌肉对螺钉置入的干扰。经典技术进钉时,需要较大的内倾角度,也就需要更大的切口和肌肉剥离。进钉点从经典技术的侧块外1/3处内移到侧块中点,上关节面下1~2 mm。下图中S角和T角均为直角,用于确定进钉角度。
通过约2mm的内移,内倾角度可减少15度,从经典技术约40度变为约23度,减少了肌肉对螺钉置入的干扰。见下表下图。其实我们在进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时,经常也不是沿着解剖轴进钉。比如腰5椎弓根内聚明显,肌肉和髂骨遮挡明显,而我们采用的也是通用技术,如果在CT上进行观察,也没有沿着椎弓根轴线,只要安全地通过椎弓根即可。
注意事项
颈椎椎弓根外径大多超过5mm,置入螺钉是安全的,如果外径小于4mm,置入就会非常困难。术前仔细阅CT片非常重要,对于进针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很有帮助,也会发现潜在的螺钉置入禁忌:椎弓根过细、全皮质化(下图)或椎动脉嵌入椎体(再下图),而且该侧椎动脉往往是优势椎动脉。椎动脉在椎动脉孔内有一定避让空间,突破外侧皮质<2mm往往不会损伤椎动脉。文献中熟练主刀损伤椎动脉比例约1~2%,导致有症状的脑供血不足比例更低。椎弓根螺钉置入要求颈椎暴露更充分,切口要足够大,肌松剂要足够。螺钉无需过长,侧位片上螺钉至椎体中线时力学强度已足够。
学习不同作者的置钉技术,了解作者如此操作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置钉安全性。将侧块后壁用3mm磨钻打磨,用弯头开路锥进行钉道制备,将进钉点内移,使用marker辅助透视定位等,均可以更安全的置入螺钉。充分理解颈椎的局部解剖,明白椎弓根的走形,以及与侧块、椎动脉、横突孔的位置关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做到胸有成竹,紧贴椎弓根内壁置钉。
总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难度并不大,风险亦是可控的。
参考文献
1.Karaikovic EE,Yingsakmongkol W,Gaines RW Jr.Accuracy of cervical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using the funnel technique.Spine(Phila Pa 1976).2001 Nov 15;26(22):2456-62.doi:10.1097/00007632-200111150-00012.PMID:11707710.
2.Liu B,Liu X,Shen X,Wang G,Chen Y.The"slide technique"-a novel free-hand method of subaxial cervical pedicle screw placement.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20 Jun 23;21(1):399.doi:10.1186/s12891-020-03420-0.PMID:32576178;PMCID:PMC7313203.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