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山,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中华大地的文化名山,以其秀丽的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作为一名旅游达人,我曾先后三次游览衡山,在我的心中,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每一峰、每一石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面的文章中,渝帆曾向大家介绍过衡山的磨镜台、祝融峰等景区,本文接着向大家介绍衡山的会仙桥,我们从山下的南岳大庙出发,经磨镜台,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直到主峰祝融峰下,有一个路标,一边上祝融峰,一边是会仙桥,于是在前往主峰之前,我们选择了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仙桥其实很小,名字听起来像是连接着人间与仙境的古桥,所以给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会仙桥俗名试心桥,又叫仙人桥,是南岳衡山“八绝”之一,位于衡山主峰祝融峰巅侧下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资料介绍,会仙桥所在的青玉坛由乌青云所创,为道家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会之所,所以被称为会仙桥。缓步跨过小桥,抬头可以看到祝融峰侧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登临此处,如入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踏上会仙桥,只见桥下如万丈深渊,云雾在山谷中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凭栏远眺,四周鸟语花香,感受着微风吹过面颊,不是还有袅袅梵音入耳,仿佛能够听到古代仙人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在这里留下的故事和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到会仙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此写下了《望衡山》,明代诗人李郁曾作《试心桥》:“颓然岩石堕峰腰,下界烟云万丈遥。顾我未曾履艰险,扪心来过试心桥。”卢仲田则写下了《会仙桥》:“烂柯仙人久不来,一桥空对百花开。我来桥上寻遗子,云满空山月满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仙桥不大,甚至也没有太多的景观,但它能作为衡山八绝之一,自然是值得一游的,在此,不仅能感受到了衡山的自然风光,还能获得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而且这段路相对平缓,登山至此,可当是休息一阵,再继续向祝融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