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漕运堪称为当时国家财政经济体制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系国家公共财政收支平衡,并把握皇家政权的命脉,可以称之为国家“要政”,它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专制集权下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漕运承载着太多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下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漕运因其历史局限性、功能落后性等原因已经不适于当今社会的需求,但在处于封建时期的明代,漕运却经历了一个大大的低谷,这似乎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尽管明朝采取了种种措施平衡漕运在现实下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明代的漕运最终却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漕运是如何在种种原因下走上下坡路,并最终衰败于明,这很值得探讨。

一、官吏多蠹、根基不稳

1、权利制衡,适得其反

明朝宣德末,为预防劣政策管理之弊病,设仓储监管员——监仓宦官作为京通仓和运河沿线水次仓的管事,势在平衡权利,宦官与户部在共同治理中相互监督,以致高效,但明朝统治者未能真实了解当时宦官的权利,到头来,宦官在仓储管理中的权利日渐庞大,拥有不该有的实权,使得管理局面一派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管理措施实施了一百余年,在嘉靖十四年才被撤销。

2、宦官当道,寻根溯源

宦官的手,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随意伸展,究其原因,是历史形势下造就的特殊情形。

明初时,明太祖受元朝灭亡的前史之鉴和“胡惟庸谋反”带来的余波影响,采取了一切手段以稳固皇权,封建统治中采取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此背景下,宦官的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在明朝后期,当朝统治者的消极待政使得宦官有可乘之机,统治者听信谗言,对朝廷重臣缺乏信任,使得权利下放给宦官集团,掌管着东西两厂,拥有生杀大权,成为明朝统治史上一大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宦官在办理皇家事物时,为自己谋取私利,在官场目中无人,为非作歹,一切事由均随自己高兴,可谓在皇帝眼皮下干坏事,随着宦官财富和权利的积累,宦官的地位水涨船高,逐渐有压倒朝臣正当权利的趋势。

3、日积月累,掌握权力

纵观明朝航运发展史,宦官的权力干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洪武到宣德时期的初步涉权,宣德到嘉靖年间的皇帝重心偏移,以及嘉靖到崇祯末年的几乎完全掌控。

而宦官当道的后果,使得闵超航运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将宦官管理员一概沦为污染航运环境之鼠辈,但当时贪官奸佞之流为宦官主力,他们为非作歹使得漕运事业无法正常运转,并进一步破坏了明朝打下的有序的政治经济之江山,严重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漕运走向衰败的重要诱因之一,并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借贷频繁,失柱竭力

1、财政问题,腐败为源

明朝基层的漕运在弊端上有相似之处,明初初行航运例法,未建立全键的运粮队伍,百姓需要自行纳粮,到了中后期,被当航段的运军压榨,漕运制度不堪解决这些问题,运军为了增加收入,将经济剥削嫁接到当地百姓身上,成为一种另类土匪。

由此,日积月累下,漕运的财政收入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大窟窿。

明朝的漕运为必不可少的命脉,是当时北方粮食补给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南粮北运是当时保证北方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维持漕运的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河道建设和漕运疏通,基层百姓在官吏、运军、水手、胥吏的层层压迫下早已不堪重负,那些手握的些许权利,最终都挤压在百姓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借贷普遍,亏空巨大

明代官场的京债十分常见,起自民间的皇帝明太祖对于官员借贷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有深刻反思,并采取了相当的措施减少其对财政产生的影响,在位期间其注重实政,借贷情况稍有敛息。

但到了明朝中期,吏治逐渐败坏,借贷问题频繁,嘉靖时期的黄光升曾感慨当时的明朝政策“迨后淹于候选,困于道途,厚揭债利,取偿于官,犯者既多,不可胜诛,旋致废法矣。”

即到了这一时期,明太祖所立的法规均所失效,这种现象导致了明朝的漕运财政入不敷出。

3、货币调控,影响仓储

明代时期漕运的米粮市场供应是当时的主要项目,漕运时官府定的米价对整个北方市场均有影响,当时稻米的种植比例很小,运输民粮成为明代主要的运输手段,屯粮不能满足当时北边粮食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时的米价受到季节差异的影响,使得局部地区的米价波动大,为了稳定物价,明朝官府采取了借贷米粮等措施,主要思想是为了增加市场的粮食供给,保障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但在仓米入不敷出时,借贷米粮、籴米出粜的平抑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善地区内货币和粮食之间的稳定平衡。

明朝后期的财政体系主要依靠货币维持,财政往往面临巨大压力,明朝君臣制定的财政货币政策没能从根源上解决。

其实明朝一直存在财政困境,前期由于战争频繁,军费开支的庞大体系而开支巨大,永乐年间,又因修建运河、征讨蒙古、派遣船队下西洋等大动作使得财政赤字形势严峻。

而钱币贬值使得明朝难以在市场达到更多物产,财政的耗费在明朝中期达到了另一个程度,国力和边患使得财政改革势不可缓,但当时明朝在外局势日渐恶化,内部又是民变不断,财政改革没有得到有效成果。

明后期,战争使得财政现状趋于破产,这动摇了支撑明朝财政的支柱,漕运也摇摇欲坠,衰败褪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灾多情险,加重砝码

1、灾荒之频,平抑难转

灾荒是古代常见的事情,据当时的记载显示,在成化、弘治年间,每年都会盘查存留的多余储存米粮在预备仓以免遇到饥荒,有时在春夏之际将余粮下放给散下户,到了秋天在抵押还给官府,即“新陈相因,缓急有备”

但在后期粮储空虚是常有的事,秋粮仅限足兑运,计划的预备粮储颗粒无收,若是遇上灾害频发的年段,没有能力赈发粮食。故明一代,灾害顿生,人地矛盾艰巨,人民大规模流转,这种种原因导致民间仓储粮食量少且难支出,社仓也难以达到广设的局面,公和私两面都陷入困难之境。

2、灾荒之重,结构混杂

正德四年(1509年),户部向上奏书称南京地区赈济粮食虽然量多,但都是杂粮不是稻米之类,朝廷便让当时南京直隶的地区、湖广两地、包括河南、陕西、浙江等灾情严重的地区收储蓄粮食以供赈济救灾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灾情严重到什么地步呢?正统十三年,江西地区所属的新昌高安上高三县受去年旱蝗灾伤影响,仓储不足;正统二十三年,户部会各部都察院并漕运等官议上漕运等事宜

一弘治元年岁运粮四百万石内请以六十八万石派被灾之处;弘治五年,山东、河南,户部上书江南苏松等府连岁荒歉,一苏松等府水灾,对于冀纾民困的境况,请求对灾重的地区救济,;弘治十六年,浙江、山东等地灾伤严重,欲将明年兑改粮米一百十万石折银,而留本色以济饥民;弘治十七年、十八年,南直隶、山东、湖广等地,都有旱灾;正德三年,南直隶苏松杭州等府旱灾;正德四年,河南灾伤重大……

在明代各宗实录上,灾字出现的频率之翻令人瞠目,我们无法想象,这连年的灾害,尤其是一些省域如南直隶、山东、湖广地区,几乎是年年都在水灾或旱灾重度过,加上完成当时的仓储需求,财政体系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形,致使多方难以平衡,漕运作为当时支撑财政的命脉,也每况愈下。

3、战争连绵,灾上加灾

明代漕运的发展为军事上情报的搜集广开言路,传说当时的胡惟庸案重要情报线索就是在漕运航路上传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漕运的大力发展使得各地的军队灵活调度,明朝后期倭寇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肆虐横行,戚继光等抗日将士就是在漕运航线上进行秘密掉军运粮,为明代的海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随着漕运线路在军事领域的开发,使得明朝的水军得到空前的发展,露梁海战便是当时比较著名的海上战役。

漕运的发展从侧面确实促进了水师的壮大,运河沿线上的商业城市也在当时有了如今发展的雏形。

然而,战争势必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何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当时的战争在明朝灾伤迭起的现状下,任何一场战争都会损失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战火下焉有完卵?

黎民百姓之危亡往往在炮火下不堪一击,螳臂未有挡车之能,蚍蜉哪有撼动大树之力?一切历史的转折在人民看来都是命运之轮。

漕运有史以来贯穿于整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历史中,在其落下帷幕之前,甚至一度成为一个家庭、一个朝代的行事重心,百姓个人温饱、城市繁荣发展、朝代稳定得民心、国家长久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的一切,都在围绕着这一条航道展开,将诸多种命运系在事物上,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弊端,明朝的漕运事业便深受其害。

总结

宦官当道、贪官污吏层层施压,财政平衡不能保证,各项环节缺乏经济支撑,入不敷出使得漕运事业境遇危险,灾害丛生,战事又无法避免……

种种缘由加在一起,使得漕运不能维持正常运转,最终走向衰败的结局。

从后人的角度看,明朝作为一个从土皇帝开端的朝代,将漕运的事业从发展顶峰再到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其中有无数细节值得细细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漕运大业集结了我国劳动人民、当朝官吏、朝堂统治者等多方智慧,其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朝代兴衰的缩影,我们的视线汇聚到这个朝代发展时间轴上,便可洞察当时历史发展之趋势,而聚焦到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任务身上,便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以窥见一段传奇历史的浓墨重彩。

参考文献

1、《户部漕运全书》

2、《参运官疏》

3、《通清类编》、《明太祖实录》、《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