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以后,宦官集团掌握军政大权,骄横跋扈,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操纵朝政,而且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当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之职,政治思想情绪高涨,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讽刺宦官,表达诗人烈火灼心般的痛恨、讥讽、批评、鞭挞情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肥

(唐代)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肥》是白居易组诗《秦中吟十首》的第七首诗。轻肥:即轻裘肥马,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轻裘(轻暖的皮袍子)肥马(膘肥体壮的马)的省语。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首诗是当时唐代生活的写实,把宦官的骄奢淫逸和百姓的困难生活作了鲜明的对照,大胆揭露宦官集团的内臣、将军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诗人以铺陈排比的手段,描写赴军中宴路上的排场: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绘神绘色,写出了赴军中宴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如此排场和气势,不能不使人惊异,产生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从排场之大,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以“”、“”夸耀赴军中宴的身份: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朱绂(fú):系官印用的紫色丝绳,借指服色。紫绶(shòu):系官印的的带子,借指服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以“如云”二字点明赴军中宴的内臣数量,具体写出了骄与奢: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军:指左右神策军,保卫皇帝的禁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突出席间美酒档次,写出军中宴的骄奢场面: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樽罍(léi):指盛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从细节入手,衬托出席间的山珍海味: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写内臣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神气活现内臣们酒足饭饱后心安理得: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如今食饱,酒酣,意气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结尾突然笔法一转,推出一个江南大旱、饥民相食的悲惨镜头: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展现出两个阶层宛若天壤之别的生活境况,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怵目惊心,有“一落千丈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采用写实的风格和白描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反映生活的真实,增添文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