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新中国开国大将之首,功劳赫赫,打出过众多“神仙仗”。另外,他其实也是个非常谦逊的人,曾经两让司令,创造了一段革命佳话。

那么,粟裕为何不愿意当一把手呢?除了性格以外,还有其他原因,秘书鞠开后来就道出过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一让司令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中央出于形势需要,陆续成立了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

本来组织是准备让粟裕担任军区兼野战军司令员的,但他获悉此事后,连忙致电中央,说自己在才、德、资各个方面都不如张鼎丞,所以张鼎丞为正,自己为副更合适。

毛主席考虑过后,认为军区可让张鼎丞来负责,野战部队还是交由粟裕统帅,所以最终粟裕出任了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中军区副司令员。

早在新四军刚刚成立的阶段,张鼎丞是第二支队司令员,粟裕则是副司令员,如果突然变成了老领导的上级,彼此都会尴尬,不知如何相处。

要是谁心里暗生意见,还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主动让位,让华中地区整体更加团结,后来的七战七捷,也有这方面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二让司令是在1948年,此时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为了培养粟裕,也是为了尽快恢复中野的实力,决定让陈毅率数千政工干部前去中野支援,华野这边就交由粟裕全权负责。

4月召开的城南庄会议,毛主席就跟陈、粟说了工作调动,准备让陈老总去担任中野副司令员,粟裕升为华野司令员兼政委。

陈老总听后表示服从命令,只要粟裕点这个头,野战军正职唾手可得,但他非常维护陈毅,当即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希望中央能让陈军长留在华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笑着说:粟裕同志,你先前提出要在中原打大歼灭战,以后由你来全盘负责华野,更有利于你实现自己的计划啊。

粟裕依然坚持:华野有陈军长坐镇才最稳妥,这样我也能集中精力指挥作战。

主席考虑问题的角度与粟裕不一样,说两人的调动是中央开会讨论后一致通过的,能让两大野战军更好地协调配合,陈毅只是暂时去中原局任职,忙完会回来的。

既然如此,粟裕也不好再反驳,就希望陈毅在华野这边的职务继续保留,主席同意了。

会议结束后不到一个月,陈老总就带了4700多名华野干部去支援中野,职务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再兼中野第一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这第二次让司令,使自己最终的职务定格在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别看只是多了一个“代”字,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成野战军正职,或许粟裕接下来的很多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能如此淡泊名利,粟裕确实难得。

不过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粟裕的选择非常正确。虽然他军事极强,但在资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华中还好,毕竟大部分是新四军的人,都挺认可粟裕的能力,然而与山东合并之后,许多原来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干部,就不太服粟裕了。

最典型的就是许世友,作为红四方面军的老将,许世友资历方面并不比粟裕差,抗日战争又在胶东打出名声,因此有一定的傲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粟裕给许世友纵队下达命令,让他们从坦埠出发,东去沂水西南,会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聚歼桂系军队。

然而走出几十里后,华野司令部再次打电话给许世友,让他们返回原地,占据坦埠东南制高点。

这来回奔袭让许世友非常生气,就直接在电话里说: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都是两条腿。说完摔了电话。

这时另一头正好是粟裕,据在场人事后会议,粟裕气得满面通红,怔怔望着话筒半晌没有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许世友还是执行了命令,只不过彼此心里的疙瘩没有解开。

孟良崮的总结会议上,陈老总毫不客气地批了许世友纵队,要求所有人都需无条件服从命令,后来大家在配合上才融洽些。

这就是陈老总坐镇的作用,如果有人自恃老资格、不给粟裕面子,那你资格还老得过朱毛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

在你最引以为傲的方面碾压你,军事上你又确实不如粟裕,那只能乖乖听从命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起初不服粟裕的人,大多也是因为接触得少、不了解,只要在粟裕的指挥下,见证过一系列的胜利后,粟裕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有没有陈老总压阵那是完全不同的,若是1948年陈老总被调走,粟裕继任为司令员后,再遇到部下不服的情况就只能向中央汇报。

如果次数多了,中央只怕会觉得这支部队有问题,所以陈老总还在华野(三野)挂职就有一个好处,要是遇到内部争执,他可以出面解决,如此就少去很多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粟裕身边工作了14年的秘书鞠开也谈过粟裕二让司令的原因:

“粟裕曾对夫人楚青谈起过“让司令员”的事情,粟裕说道:我让司令员是为了作战指挥上的便利!

在粟裕看来,战争要冒一定风险,作为军事指挥员,一方面,战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谨慎,要敢用奇兵,否则是打不了大胜仗的。

这就要求在指挥上做到令行禁止。但是,从客观来讲,当时的粟裕年轻、资历浅,作战指挥方面是不便利的。

如果动用的奇兵不配合,会让整个战局陷入被动。所以,粟裕两让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朝夕相处的秘书,鞠开很了解粟裕,这段话真实性很高。

归纳一下,粟裕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能打胜仗就行了,只要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包括他本人的威望声誉。

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