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的中陈郝村,也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村子里有很多古迹,现在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在这些古迹中,最著名的就是窑址。不过我们此行并未看到古遗址,只看到了文保碑。这处古遗迹位于村子南部,村委会旁边,也进行了旅游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陈郝窑址共发现遗迹14处,有房基、料池、窑炉、灰坑、墓葬等。料池平面呈长方形,池底犹保存3厘米厚的瓷土。隋代瓷炉两座,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由火道、窑门、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窑床、烟囱组成。金代窑炉一座,呈东西向,窑门向东,由火道、窑门、火膛、窑床、烟囱组成。窑的底部积有0.5厘米的煤渣,说明金代就已采用煤炭作燃料烧制瓷器了。发现灰坑5个,出土大量可复原的窑具和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窑址北区文化层堆积共分六层,各层土质土色和遗物不尽相同,可划分为四期,分别为北朝晚期,隋代,唐、五代,北宋。出土文物分为窑具、瓷器两大类。南区文化层堆积共分两层,均为元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郝窑址范围较大,根据其釉色、造型及装饰特点,窑址可分为三大区域:青瓷区,其时代为北朝至唐;白瓷区,属于北方的磁州窑系,其时代为宋元时期;黑瓷区,其时代为明清时期。在青瓷区发现的隋代瓷炉两座,在山东还是首次发现。中陈郝窑址发现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枣庄早在隋唐以前就开始烧制青瓷了。(资料摘自网络)

(鲁75,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