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双七、巧夕等,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最早源自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牵牛和织女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向往浪漫的爱情和甜蜜的生活,自古以来对七夕节咏叹的诗词歌赋文章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七夕》,简洁朴素,凝练隽永,道出了七夕节传承久远,古今皆同,令人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夕

唐代: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以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的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并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两句“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抬头仰望明月长空,云霄上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夜空,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而孤寂凄凉。自古以来的七夕之夜,牛郎与织女都体味着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遗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秋期”二字,描绘了凄凉的意境。“万古同”三字,描写了自然界银河星空的永恒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两句“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每年的七夕,成了人们期盼已久的传统节日,逐渐被注入了爱情的元素这一天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能相聚在一起,说不尽绵绵的情话,道不完思念爱慕之意;他们会非常珍惜这分分秒秒难得的时光,温存相守,彼此慰藉,享受着无比的欢乐与幸福。年年的相会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这是天帝造成的。也只有牛郎和织女才能真正品味到这其中的滋味,寄予了牛郎织女无限同情与怜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诗紧扣“七夕”神话着笔,由写景人手,景合情切,不蔓不枝,表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