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6日-2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4 CSCO指南会在济南召开。在肝细胞癌(HCC)专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龚新雷教授汇报了近年来晚期HCC系统治疗的相关重磅进展。龚教授表示,2024版肝细胞癌诊疗指南的更新正在进行中,本次更新将纳入多项重磅研究,医脉通带你先睹为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ARES-310研究

CARES-310研究[1]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年龄≥18岁且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其他纳入标准包括BCLC B/C、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ECOG PS 0/1、Child-Pugh A且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病灶(基于RECIST v1.1)、研究共纳入543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到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治疗组或索拉非尼治疗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5.6个月,索拉非尼组为3.7个月(HR=0.52,95%CI:0.41-0.65;P<0.0001),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22.1个月和15.2个月(HR=0.62,95%CI:0.49-0.80;P<0.0001)[1];在预设的亚组分析以及事后分析中,联合治疗组的PFS、OS也均显示出优于索拉非尼组的趋势。

安全性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的发生率分别为81%和52%,未发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新的安全性信号,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显著差异。

基于该研究的数据,2023年1月31日,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获NMP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的一线治疗。

RATIONALE-301研究

RATIONALE-301研究[2]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Ⅲ期临床研究,纳入经组织学确诊且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BCLC B/C期HCC患者674例,按1:1随机分配到替雷利珠单抗组或索拉非尼组,研究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PF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至疾病进展时间(TTP)等。

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15.9个月和14.1个月(HR=0.85,95%CI:0.712-1.019;P=0.0398);替雷利珠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24个月0S率分别为39.0% 和31.8%,36个月0S率为29.2%和 20.3%,提示替雷利珠单抗的OS非劣效于索拉非尼且0S有延长趋势。次要终点方面,与索拉非尼组相比,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RR更高(14.3% vs. 5.4%),其中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9%和 0.3%,且缓解持续时间更长(mDoR:36.1个月 vs. 11.0个月)[2]。针对中国人群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亚组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同样获得了更佳的ORR(12.6% vs. 6.2%)和DoR(mDoR:42.9个月 vs. 11.0个月)[3]。

安全性分析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3级治疗相关急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2.2%和53.4%[2]。

基于该研究的数据,2024年1月2日,替雷利珠单抗获NMP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的一线治疗。

HIMALAYA研究

HIMALAYA研究[4]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STRIDE(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方案和度伐利尤单抗单药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1324例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BCLC B/C期HCC患者,患者随机分配接受STRIDE方案或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或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STRIDE方案对比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OS,关键次要研究终点为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对比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OS。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在主要终点方面,STRIDE治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3年OS率分别为30.7%和 20.2%[5、6]。今年Annal of Oncology上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两组的4年OS率分别为25.2%和15.1%[7、8]。此外,针对港台地区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港台地区共56例患者接受了STRIDE方案治疗,中位OS高达29.4个月(HR=0.44,95%CI:0.26-0.77),3年OS率为49.2%,ORR为33.9%,中位DoR为20.5个月[9]。

CHECKMATE-9DW研究

CHECKMATE-9DW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人群是既往未接受全身治疗的晚期HCC患者,研究共纳入650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或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ORR、PFS、DOR等。

据研究者宣布,与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单药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晚期HCC具有显著的OS获益,研究的具体数据将于2024年ASCO大会上公布,期待这项研究为晚期HCC患者的一线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Qin S, et al, Lancet. 2023 Sep 30:402(10408):1133-1146.

[2] Qin S, et al JAMA Oncol 2023 0ct 5 e234003.

[3] Shukui Qin,et al. 2022 ESMO-ASIA.

[4] George Lau et al. 2023 ASCO, Abstract 4004. 2. Abou-Ala GK, et al. NEJM EVid 2022:1:EVIDoa2100070.

[5] Abou-Alfa, et al. ASCO-Gl 2022 Abstract 379.

[6] Kudo. Liver Cancer 2019;8:413-426.

[7] Sangro B, el al. Ann Oncol. 2024 Feb 19 S0923-7534(24)00049-8 PMID:38382875.

[8] Sangro B, el al. Presented at ESMO World Congress 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June 28-July 1,2023, Barcelona, Spain.

[9] Stephen L Chan, et al. 2022 ESMO Asia, 67O.

审校:Babel

排版:KIKI

执行:Rylan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