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帅坤:锻造大国重器,让用“洋机器”的故事不再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张帅坤:锻造大国重器,让用“洋机器”的故事不再发生

在穿山跨海的幽深隧道里,有一种庞然大物在建造工程中必不可少;重达几千吨,像“地下航母”一样“破壁开路”,完成开挖、支护、推进、衬砌等多种作业,它就是大国基建的核心装备之一——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盾构机打了16年的交道,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80后”正高级工程师张帅坤成绩斐然,他2010年入职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先后担纲研制国内首台高铁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望京一号”,国产首台铁路双线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原一号”,领衔攻克“常压换刀”技术……在盾行“江河湖海城”的创新实战中,张帅坤和团队培育了120多名高端地下装备创新人才,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7项,获授权专利300余件。即使在2023年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也只是把奖章放进书柜里,片刻不怠赶往施工现场、开会研讨,继续做大直径盾构机的研制工作。

脚步不停,是因为现实需求紧迫。让张帅坤紧张的是“定海号”“甬舟号”研制工作,这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将应用于世界上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浙江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的施工中。张帅坤解释,“项目建成将填补浙江省最后一个设区市不通铁路的空白。两台盾构机分别从宁波、舟山始发相向掘进,区间内将面临14次软、硬地层的交替转换。”差异性极大的长距离穿越,需要人工在70米深的海底频繁进行高压换刀作业,施工复杂程度、难度和风险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盘是位于盾构机最前端的“吃土神器”,上面安装焊接各种刀具,一旦开始转动,能够切削土渣装进土舱。此次刀盘开挖直径有14.57米,但对接误差需要小于20毫米。

“因此,我们团队扎根国产高端隧道掘进装备研发生产一线,铆足了劲将常压换刀、超高压密封等6项创新设计推广应用。”张帅坤举例,“甬舟号”拥有常压刀盘,换一把刀具的时间从过去近一天时间缩减到现在的两个小时。配备了308把特制刀具,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它利用盾构机刀盘,滚刀破岩产生的震动信号作为震源,对前方50-100米地质进行精准探测、预警研判。“定海号”采用5道外密封加4道内密封,能抵挡120米的水压,相当于在一个指甲大小的面积内承受12公斤压力,而特制的导向系统可为盾构掘进提供精准的导向服务和姿态控制。

“我和团队的使命就是要研制更多填补空白的高端装备。”张帅坤表示,“锻造更多更强的大国重器,让过去用‘洋机器’、被‘洋专家’瞧不起的故事不再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年的1月和2月,“定海号”“甬舟号”分别在长沙顺利下线,开始迎战世界级隧道建设。张帅坤“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创新永无止境,对于他这种闲不住的人,“新问题”自然冒得急。

“我们现在面临着先进制造技术与数智化技术相结合的新挑战。”张帅坤表示,要想成为新时期的新型大国工匠,科技创新的成果赋能盾构机产业链是一个必须应对的课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盾构机研制、应用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将继续潜心钻研,勇闯技术‘无人区’,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记者:张佳琪

文字编辑:牛忠磊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