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授予了一千多名将军,这些都是为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今天介绍一位非常可惜的将军,他在枪林弹雨中都走过来了,然而却在建国后一次会议中不幸被部下开枪打死,他就是开国少将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发1913年出生于安徽六安,在16岁时就加入了当地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同年3月加入红军,11月参加了六(安)霍(山)农民起义。

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让李发积累了军事经验,因为他作战勇猛头脑灵活,用了两年就做到了排长,后来因为负伤疗养过一段时间,痊愈后就归入重新组建的红四方面军二十五军。

在此后多年的战斗中,李发都是冲锋在前,从红二十五军特务营四连连长做起,1937年已是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李发的表现也很出色,曾经进入抗大学习,完善了自己的革命与军事知识,1938年山东省委书记向中央请电,希望能抽调一支主力军队到山东。李发之后便随着军队开拔进入山东,并担任挺进支队的副司令员。

1942年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开始独当一面,将根据地发展得很好,粉碎了日军、日伪的多次“扫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李发在渤海军区将革命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在进行战争的同时也大力恢复民生,为祖国的解放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也一直在军队系统中工作,1954年时担任解放军第31军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的经历跟大多开国将领一样,都是从血与火中走过来的,他还因此先后负过9次伤,被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这样的身体情况,李发非但没有懈怠,反而更拼命地工作。

没想到的是,在被评为少将的一年半后,李发就不幸牺牲了,还是被部下开枪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3月25日,李发在厦门去主持军训检查工作时,被机枪营士兵凌发凤刺杀,事后凌发凤也引爆手榴弹自杀。

因为当年厦门距离海峡对岸比较近,很多人以为是被特务所杀,不少文章都是这样刊登的,但其实并非如此。

一个副军长竟然被刺杀,国家当时非常重视,专门派人去调查了此事。结果发现凌发凤并不是被收买的特务,只是出于“泄愤”。

在凌发凤从军的时间里,经常遭到排长的不公平对待,加上那个年代厦门是经常处于战备状态,精神紧张。种种因素加起来,导致了凌发凤的心理扭曲,最终酿成惨剧。

凌发凤本来是想对排长下手,碰巧李发来营地检查工作,可谓是无妄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在开国大将谭政的军事文选中有过记载,谭政还亲自带队去广州军区、福建军区分别调查,后将调查结果刊登在了1957年第119期《八一杂志》上。

《八一杂志》于1951年4月20日在北京创刊,设有刊物指导委员会,由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等27人组成,具有权威性。

这次调查结果勇敢地揭开了当时军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反思非常深刻,事后军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改变,只是可惜李发将军牺牲时年仅44岁,大好的年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