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90年,一部鸿篇巨作在这一年诞生了,它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鲁迅先生一向对《史记》都有非常高的评价。那么他的作者自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史学家,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司马迁,司马迁是一个具有广大胸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司马迁小时候在父亲司马淡的指导下学习,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那个时候就可以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国学经典。在司马迁长大一点后,其父亲司马谈就让司马迁出门游历天下,搜集以前的一些有关历史的故事,然后再去看看一些历史旧址。而这些也为以后司马迁写《史记》而打下了基础。

之后司马迁因为父亲的缘故也顺利入朝为官,在父亲临走前,留给司马迁一项非常大的遗命,就是编纂国家的历史。身为太史令,这本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自然也就答应了。之后司马迁一心为编写国家历史而努力,对司马迁影响很大的莫非就是董仲舒和孔安国了。

董仲舒是著名的儒学大师,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家中有大量著作,对司马迁写史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迁一直风平浪静的日子在天汉二年的时候,汉武帝下旨剿灭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要让他为大军运送粮草时就不怎么平静了。

李陵自恃自己的将士都是虎狼之师,认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不愿意为其他人运送粮草。所以他请兵去与匈奴作战,但是在行军过程中,中了敌军的埋伏,而他的部队又太过深入,以至于援兵不能及时赶到战场,匈奴的军队却越打越多,弹尽粮绝之后,李陵最终选择了投降于敌军,这件事传入朝堂上,汉武帝大怒,大臣们都纷纷请求给李凌定罪,只有司马迁一人,为李凌说话,他始终坚信李陵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找机会为汉朝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皇上最后禁不住小人的谗言,还是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因为帮李陵说话被定为诬罔之罪。

最后身受“腐刑”,在极大的屈辱中,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的遗命,以及自己一生的理想,在坚韧与屈辱中,完成了这旷世著作《史书》。

免责声明:本图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仅为传播相关信息,并未恶意转载传播。如侵,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