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巴赫穆特画风突转,部分乌军开始踏着泥泞的土路返回,有自行榴弹炮通过临时桥板穿过被乌军亲自炸毁的桥梁,有些坐着机动性很强的越野四轮车,当然不乏坐着老破旧装甲车面包车皮卡的。为什么乌军要往俄军的口袋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自行榴弹炮通过之前自己炸的桥)

根据各方分析,做一下汇总。

1.不少人认为,公路被无人机监控,土路泥泞也不例外,被俄军火炮不断覆盖,伤亡惨重,已经比伊拉克的“死亡公路”更惨了。躲在巴赫穆特的坚固地下掩体,还可以待机而变,要么等乌军反攻,要么投降也更稳妥,活的更久,有些乌军雇佣军不肯外撤白挨火炮了。据说金属厂下有2000多雇佣军,北约高级指挥官,乌军不得不派生力军前去支援。

2.巴赫穆特地处顿涅茨克州交通枢纽位置,西部就是克拉玛托尔斯克,斯拉维杨斯克,在以后就没有了,顿涅茨克州完全被俄军控制了。西部防线未成,必须拼死一战,给后方建立防线提供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的乌军乘坐轻巧的越野地形车)

3.巴赫穆特打了这么久,乌军30个旅以上的精锐在此折戟沉沙,损失惨重,泽司机为首的一干高层丢不下面子,准备在此与俄军耗,之前去欧洲出访可是信誓旦旦,一旦丢了,不利于欧洲美国民众的信心,欧美政客也不好交待。

4.有说在巴赫穆特已经集中了4-6万人,德国的“豹”式坦克出现在外围,准备春季反攻,他们回去坚持作战,里应外合。个人认为这是最可笑的,撤出去都难,到处冻土化开,难道就不陷车,12月的时候30多个旅都扛不住,虽然有些只来了部分,这4-6万人是不是再来一轮?

5.瓦格纳进攻伤亡惨重,处于守势。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有,但是绝对没有到乌军可以乘机反击的地步,毕竟在西北部西南部瓦格纳还在收拢袋口。而北部的部分阵地已经是俄军正规军补充上来了,兵员充足,火力强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野外战壕可以养鱼了)

现在天气暖的比去年快,俄军后勤也是受路况影响的,不排除俄军防止化冻影响后勤,已经在加固工事,囤积物资,准备跟乌军耗过化冻期,这段时间除了封袋口,就是放缓攻击,主要就是火炮消耗有生力量。

至于瓦格纳和俄正规军内讧,更是无稽之谈,瓦格纳老板还准备把瓦格纳建设的更加正式,要是有内讧,这种事存在吗?

6.巴赫穆特是顿涅茨克交通枢纽,前苏联早就做了布置,很多大企业下面有坚固工事,金属厂据说比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更大,地下工事可达18层。马里乌波尔仅一个亚速钢铁厂,耗到了5月,这里有几个大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赫穆特重要位置地图)

乌军有意凭借金属厂等大企业的地下工事,再打一次亚速钢铁厂攻防战,消耗迟滞俄军,振奋军心。民心。

不管怎么说,反正乌军减少了后撤,部分已经回到巴赫穆特。具体原因很多,就看乌高层考虑哪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