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水平明明提高了,可良心却没有跟着长出来,反而有了倒退的迹象。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赵庄镇樊家洼村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按理说农田里有水利设施,农民应该高兴才对,可当地农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原来这些水利设施表面上看是水井,实际上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假把戏。当农民把这些设施扒开来一看,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出水桩蓝色的出水口下方,是被水泥墩封死的,下方的地里没有水井,水管也没有通水,而且还没有水泵房和引水管道,甚至连最基本的电线都没有架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一段水管套着一段水泥墩子,放在田里就成了所谓的“抽水井”。

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水利设施,全部都是假的,不仅没有任何作用,放在那里反而占了庄稼地,农民看了还添堵。

媒体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建设项目涵盖二十多个个村,涉及金额六千多万元。在这六千多万中,有五千多万是中央出,省里出一千多万,市里只需要出64万元。

我知道某些人坏,也知道某些人为了钱什么都敢,为了利益可以不要良心,但我万万没想到有些人已经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

以前我们看到豆腐渣工程和偷工减料还会骂几句,现在发现是我们太单纯了,有些人居然连偷工减料都懒得搞了,直接摊牌了,直接用上了道具,直接玩起了自欺欺人那一套。

继指鼠为鸭、提灯定损之后,汉语词典一下又多出了一个名词:无水灌溉。

大河报在报道中说,这疑似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目前官方调查还没有出来,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地工作人员说得一段话蛮有意思的:“该工程还处于施工阶段,没有验收,如果确实有前述问题,那就重建,按照规定对施工队进行处理,后续也会加强监管。”

真没想到,当地回应得如此轻飘飘,好像这就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如果这件事属实,那就是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并且涉案金额巨大,放在古代可是要株连九族的。结果现在一句“重建”,一句“加强监管”就解决问题了。

没多久,当地发布了情况说明,说“此事系施工方在未经甲方和监理方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看,这话说出来能让人信服吗?如果没人指示,施工方敢这么干?施工方得有多大的胆子,才敢明目张胆地做这种事?

说施工方私自安装,那施工方为什么要私自安装?施工方闲的没事干吗?退一万步说,施工方干完了,当地有关部门都不验收的吗?这么大的工程,看都不看一眼吗?当地这些部门已经忙得这种几千万的工程都看不上眼了吗?

出了问题就是别人的事,反正自己永远没事,施工方私自安装,合计不给钱施工方还免费给你整几个装饰吗?

很明显,陕西这件事已经不是坑害农民那么简单了。事若反常,必有妖。任何看起来不合理的背后,都有利益的纠葛。

今年2月,半月谈发文痛批一些地方的农业试验田测产造假现象。有些地方提前把种好的水稻藏在附近,有的地方大量使用化肥、增产剂,有的地方直接把秸秆和叶子都算作稻谷实际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种奇怪,今天这里水稻亩产1200公斤,明天就有其他地方突破1300公斤,记录被不断刷新。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产量上去了,相关企业可以推销自己的产品,顺便套取各种补贴;专家们可以因此收获各种大奖,再拿到高额的咨询费;某些公职部门和人员则可以将这当成政绩,以实现更上一层楼。

唯独老百姓,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善良的人就是都有人性,邪恶的人千奇百怪。

去年6月,媒体报道了湖北十堰骗补事件。用3万元的国产机床冒充百万元高档进口设备并骗取补助,光这样的机床,在湖北十堰就超过了千台,涉及金额高达数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陕西的高标准农田,到湖北十堰的机床骗补,媒体们在报道时几乎都用到了“骗补”这个词。个人觉得“骗”这个字其实不够严格,不够贴切。

毕竟我国的公职人员有着严格的选拔和考试、面试制度,他们难道就那么好骗吗?

你说十块、二十块被骗了,我可以理解,可能是一时的疏忽大意。

你说几千万、几个亿都会被骗,那不是太把我们当傻子看了吗?说得难听一点,但凡自己吃的利润少了,某些人恐怕得把全市的专家都找来,里里外外把你这项目检查几十遍。

这不,当澎湃新闻记者把证据拿着向当地官员举报时,对方居然嚣张跋扈地说出了“骗不骗补那是人家企业和政府的事,和你记者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假话不会让人生气,只有说真话说到痛处了才会让人恼羞成怒。

看嘛,如果没有猫腻,对方怎么就破防了?

所以,这些事情,包括陕西的这件事,用“骗补”和“套取资金”等词语,很明显是不恰当的。

那具体应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我只想到了一句话: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