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深秋的一天,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亚历山大,一大早出门去使馆上班。

使馆房间紧张,亚历山大刚来,被分配到华盛顿郊区一个小区居住。

使馆对他很关心,他头天搬到小区时,使馆还送了小区物管一箱上等伏特加,好让他有需要时,物管能给他行方便。

亚历山大到了停车场自己的车子前,才发现忘了拿车钥匙,于是只好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格勃

他住进小区前,他的克格勃上司专门交代他:“离开住宅十来分钟,短时间就不要返回。”

他这时有急事,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做。

他回到住处开门进去,走到卧室,就看到床下露出一双穿男式皮鞋的脚。上司的交代果然不是神经过敏,刚住到小区第二天就得到印证。

上司说,离开住宅十来分钟,美国特工就可能会潜入他房内做手脚。一旦短时间内返回和美国特工遭遇,美国特工多半会杀人逃脱。

如果这会儿他去抓床下的人,被杀了美国警方肯定会定性为入室盗窃杀人。一个入室盗窃犯,能杀掉一个克格勃很荒唐,可他克格勃的身份见不得光,苏联也只能吃暗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格勃徽章

不说亚历山大干不干得过床下的美国特工,关键是遇到这种事他毫无必要正面冲突。

杀了美国特工,或者抓住美国特工,美国还会想其他办法给他住宅做手脚,根本就不解决问题。

况且他这种级别的克格勃又不是杀手,他不屑使用武力。

见床下的人专心致志在干活,没有发现他,亚历山大轻手轻脚到床头柜那儿拿了车钥匙,静悄悄出去尽量不出声音关上房门,就像他没有回来过一样。

再次回家,亚历山大从床下发现了窃听器。克格勃没有拆除窃听器,只不过美国特工从窃听器中听到的,都是些无用的内容或者假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窃听器

很难想象这是中央情报局的操作,普通人有预谋潜入别人的住宅,不是也知道要确定主人离开再进去吗?

美国特工知道亚历山大的车,居然都没有等他的车开出小区再行动,看来中央情报局里照样有废柴。

使馆一般都有自己国家的间谍,特别是驻对抗国家的使馆,通常都是在该国最大的间谍窝。

同样,使馆也是所在国重要的情报来源目标,美国想从苏联大使馆搞到情报像是要想疯了,煞费苦心用了很多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听

亚历山大被安装窃听器几个月后,他领受了负责使馆安全的任务。一次他通过线人得知一些美籍伊朗人,要来苏联使馆闹事,抗议苏联入侵兄弟国家阿富汗。

苏联使馆赶紧提前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亚历山大在检查监控时,发现使馆里里外外的摄像机,突然都负荷过大达不到效果。

这可是个大问题,无死角录下闹事者的相貌,对苏联来说是很重要的情报资料,监控设备必须紧急更换。

亚历山大曾在旅途中,结识了索尼公司在美国的一个经理,他想找这个经理进日本货,这样可以避免美国对设备做手脚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入侵阿富汗

联系上索尼公司的经理,经理却告诉他,索尼要等一个星期才有货,库房倒有些美国造监控摄像机。

闹事的人才不会改期,亚历山大只好买了美国摄像机。一番专业检查,买来的摄像机也没什么问题,苏联使馆放心安装上了这批监控摄像机。

闹事者如期而至,苏联使馆如临大敌,窗户紧闭,消防器材四处摆放,防止燃烧瓶之类的东西扔进使馆。美国也出动大批警力,在使馆外戒备。

不过预料中的过激行为没有发生,闹事者懒心淡肠抗议了半个多小时,就无趣撤走。

苏联使馆没什么损失,还喜获闹事者的资料,大使心情一好,很外交的请使馆外维持秩序的美国警察,吃了一顿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美国警察

喝过酒就有了交情,第二天亚历山大看到例行停在使馆外的警车,还沉浸在昨天的友好气氛中,禁不住过去和车里的警察打招呼。

等近前看到车内情况,瞬间他就不友好了。

警车里小电视的屏幕上,居然是苏联使馆会客区的实时画面。

这还了得,进入使馆的人美国情报部门都能监控得到,但这些人中哪些是来办签证的普通人,哪些是和苏联使馆有特殊关系的人,美国情报部门就难以分辨。

进入会客区的人,基本都算和苏联有特殊关系,再过下筛,说不定苏联在美国的高价值内线就暴露了。

苏联使馆再一检查那些监控摄像机,才发现摄像机都在往外发信号,手脚做得很科技,买来时没被使馆检查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中情局

套路,这次闹事八九不离十是个系统化套路。

美籍伊朗闹事者,在中央情报局的设计中;线人在中央情报局的设计中,连旅途结识索尼公司的经理,很可能都是中央情报局放的长线。

不然怎么会索尼摄像机恰好断货,不然索尼仓库的美国造摄像机,怎么可能被迅速安上机关。

只是中央情报局费心布这样大一个局,居然把监控的差事,交给散漫的普通警察来做,连亚历山大走到车前都没有发现,结果一场辛苦又白忙了。

事败中央情报局也不脸红,又继续想新招,不过这次想的招,比钻到床下安窃听器还烂。

中情局用气枪打破苏联大使馆的窗户,然后各种和窗户、玻璃有关的推销,就找上了苏联大使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苏联驻美大使馆人员和家属

这哪儿算得上特工行动,完全就是死缠烂打的恶心苏联大使馆。再明显不过的意图,苏联大使馆怎么会看不出来。

看出来苏联大使馆也玩得起,很给推销面子进了一大堆各种窗户材料,不过没有安装,而是全部寄到克格勃总部做检测,无一例外都发现了窃听器。

趁机研究下美国的窃听装置,也算苏联的一个小收获。

中情局这个时期的执念,好像就是要告诉苏联使馆,“我缠上你了”,似乎并不在乎窃听的成败。

不久之后,爱抽烟的苏联大使,又收到一个烟斗礼物,X光一照,就发现烟斗里有窃听器,测试一下,窃听器能辐射到一百米的范围。

这个时期,美国搞苏联大使馆吃相很难看,也许是在泄愤。因为几年前,苏联搞美国大使馆,吃相更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驻美大使馆人员回国汇报工作

1979年,美国决定重建一座八层楼的驻苏联大使馆,在苏联动用这种工程,美国自然要严加防范。

工程一开始,海军陆战队和美国特工部门,就对工地进行二十四小时值守,重要的技术、施工人员甚至建材,也从国内或盟国调来。

不过在苏联首都建一栋八层楼房,还是不得不用到苏联的建筑工人,和苏联的建材。

楼房修得差不多了,美国人没有急着封顶,为求稳妥,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检测。

这一检测不得了,整栋楼到处都是窃听装置。混凝土是窃听混凝土,钢筋是窃听天线,墙里面还有电源。

拿美国官员的话来说:“这栋楼就是一个八层高的麦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陆战队

苏联建筑工人还在混凝土里,丢进一些电子元件、金属工具,用来干扰检测。美国最气的是,苏联工人在外墙上,用颜色较深的砖,隐蔽地拼出了苏联缩写“cccp”。

苏联不会不知道,这种大规模安放窃听装置,美国一定能检测出来,这种举动挑衅多过实用,显得很不外交。

美国出钱出人,清理出了一些窃听器,把证据摆在苏联面前,苏联也不交出完整的窃听器安放点。

这栋楼不能用了,美国只好在1985年停工。美国政府有人说要推倒重建,苏联铁了心要跟美国大使馆过不去,在莫斯科重建还是难逃被苏联算计。

除非美国把驻苏联大使馆,建在东欧集团以外。

其实苏联应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留下一个最关键、最黑科技的窃听器,把其他窃听器安放位置都交出来,没准七嘴八舌的美国国会,为了经费就会要求继续修建、使用新大使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苏联曾经还真有能力,做到在美国大使馆核心位置,安放窃听装置达八年之久都没有被发现。

这个神器一样的窃听器,思路相当简洁、奇妙,没有高端技术,但在当时却有黑科技的效果。

而它就是由斯大林发起的“金唇行动。”

苏联这个国家从建立之时,就成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公敌。

美国在一战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战后,作为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实力已经显现。

而美国又最抵制苏联,德国在1922年苏联刚成立时,就与苏联建交,英、法也在1924年与苏联建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

美国却在1933年才与苏联建交,对苏联的排斥,都到了感情用事的程度。

苏联哪儿能不了解美国的内心世界,从建交开始就不指望友好,美国大使馆一进入莫斯科,立即成了克格勃眼中的猎物。

也不怪苏联想先下手,毕竟协约国干涉苏俄联盟时,美国也有参与。

抗美援朝志愿军全歼的唯一一个美国团编制部队“北极熊团”,就是因在远东入侵苏俄战绩显赫而得名。

即使二战中美苏是盟国,克格勃对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也没有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

1944年,美国就在驻苏联大使馆发现大量窃听装置,美国人不禁感叹,苏联连塑料情义都不想装了

把窃听器放进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不难,毕竟大使馆每天都要接待很多人,总能找到机会。难的是把窃听器放到大使馆的核心区域,而且还要不被发现。

早在1938年,克格勃就派出美女间谍以国家芭蕾舞团舞者的身份,交往到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外交官家中。

在浓情蜜意间,她们探知美国使馆顶层是核心区,设有武官处、会议室、密电室,大使办公室也在顶层。

知道了很多年却无从下手,让苏联领导人很恼火。1943年,苏联红军进入反攻阶段,英美军队也在西西里登陆,从欧洲软腹插上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女间谍

亚洲战场美国在1942年,就在中途岛海战中,夺回了太平洋制海权,盟国已经在二战中占据主动。

不利局面共度时艰,胜利在望争权夺利,这个时候斯大林急需掌握二战最强力量美国的方略,来为苏联的决策提供参考。战后美苏对垒是摆明的事,斯大林当然要早做打算。

他严令内务部领导人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想尽任何办法,务必要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安上窃听器。

这种高难度任务,贝利亚想来想去,还是只有依靠高科技。

贝利亚迅速组织苏联相关专家,研制便于隐蔽、难以探测到的窃听器。

窃听器安放进美国大使办公室,本来就难于登天,安进去很快被发现,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窃听器不被经常性的检测查到,是成败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利亚

专家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战,贝利亚给斯大林带来了好消息:新研发出来的窃听器小如灰尘,只有一个麦克风加根天线,不需要用电,不发射电磁波,几乎可以永久性工作,现有检测设备都无法侦测到,窃听范围达到三百米,取名叫“金唇”。

看了贝利亚的演示,斯大林都觉得不可思议。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紧挨着苏联的居民楼,这一定是苏联对美国的“特殊关照”。

为实地检验“金唇”效果,美国使馆旁的居民楼,住进了克格勃大妈。这些克格勃大妈,时不时在窗前抖床单、被褥,灰尘夹带着“金唇”,一起落到了美国大使馆内。

好多“金唇”在美国大使馆院子里,使馆清洁工打扫院子也没有发现,谁会注意到“灰尘”呢。

院子里只能窃听到无关紧要的内容,怎样把“金唇”放进美国大使办公室,成了下一步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唇行动装置

在美国大使馆纵火,然后克格勃混在莫斯科消防员中,把“金唇”安放到美国大使的办公室,克格勃想到了这个办法。

在美国大使馆放把火,对克格勃来说小事一桩。不过火烧起来了,美国大使馆却不让莫斯科消防员进入,大使馆是法理上的美国领土,克格勃也不能用枪。

转眼来到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美苏争夺胜果越来越激烈,斯大林对贝利亚的耐心快用完了。

怎么办?克格勃消防员计划落空,又想出了给大使送礼的计划,象牙雕刻等摆件都想到过,不过谁能保证大使会收下,并且放在办公室。

国徽,不知哪个参与策划的苏联人私下灵机一动,或者在秘密会议上,被头脑风暴激发出了点子,国徽方案提了出来。

克格勃最终决定做个木雕美国国徽,送给美国大使。用其他材质制作,大使说不定会挂在使馆大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唇行动装置

雕这种工艺品比较私人,国徽又和大使办公室契合,这是个近乎完美的点子。

送给大使的由头必须合适,不然美国人疑心一起,查不出问题也不会挂在大使办公室。

正好机会来了,1945年2月4日,三巨头要在苏联雅尔塔开几天会,期间一个苏联少先队“健身营”也要在附近开营。

在克格勃的安排下,少先队诚挚邀请美英两国领袖,前去出席开营仪式,少先队员们要当面向他们表达,对盟国帮助苏联的谢意。

三巨头忙着谈利益,没时间参加,美英让大使代为出席。没有两国领袖到访,苏联还不好找由头,让美国大使去参加这个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尔塔三巨头

这个场合由少先队员把美国国徽,送给美国大使,简直再合适不过。

少先队员们齐声用英语高唱美国国歌,然后四名少先队员,庄重地把硕大的木雕国徽抬到美国大使面前。

美国大使的爱国心,顿时融入了眼前艺术感十足的国徽。

斯大林的私人翻译在旁煽情,介绍国徽用料珍贵,制作辛苦,又跟美国大使咬耳朵,说只送给美国,英国大使很没有面子只能生闷气。

美国大使当然愿意相信苏联在讨好美国。美国这时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地位已经确立,英国是小弟,让苏联忽略一下才正常。

美国大使把国徽拿回去,通过安检就如苏联所愿挂在了办公室。这任大使看着木雕国徽着迷,后来三任大使都是木雕国徽的爱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唇行动木雕

新任大使毫无例外要重新布置办公室,什么都换唯独不换木雕国徽,甚至还为配合木雕国徽的风格,调整办公室的装饰,给足了克格勃面子。

直到1952年,木雕国徽中的“金唇”才被美国发现,期间经历了美国投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朝鲜南北托管及南北朝鲜建国,我国内战,柏林危机,毛主席赴苏联签中苏友好条约,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抗美援朝等许多大事件。

这些大事件,美国都会给驻苏联大使馆相应指示,苏联不知道通过美国国徽中的“金唇”,了解了美国多少底牌。

因为反应太迟钝,美国羞辱得都不好意思公布苏联的窃听事件。

1956年,美国的超高空侦察机U2,开始进入苏联侦察,在苏联领空横行无忌达四年之久,美国总算报了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唇行动木雕

1960年,苏联击落一架U2侦察机,把美国入侵苏联领空的罪证摆在世界面前,美国才公布了“金唇”事件,来证明苏联违规在先。

谁也别说谁,联合国秘书长没违规吧?美国还不是要监听。

冷战过去许多年,美国还把一众盟友首脑都监听遍,当年吃了苏联八年的大亏,只能说是技不如人,和“遵纪守法”没有关系。

一味崇拜实力,“金唇”事件总有再出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