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座以“集成电路材料”为主题的微型科技馆在中山公园对外开放,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前沿科技亲密接触的平台,让科技的种子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型科技馆位于中山公园的兆丰印记内。踏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展区。通过展板和视频,将集成电路从诞生到现在的辉煌历程逐一呈现。市民可以了解从第一块集成电路的问世到如今微型化、智能化飞跃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感受科技演进的脉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区的第二部分,是一场关于材料科学的奇妙探险。12英寸的大硅片、直径达到2米的巨型抛光垫等珍贵实物,直观展示了从沙子到芯片的转变中不可或缺的七大类关键材料:衬底材料、光刻胶、光掩模、工艺化学品、电子气体、抛光材料、靶材等。这些材料的展示,不仅揭示了芯片制造的复杂工艺,还体现了人类对材料科学的精妙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区的第三部分介绍了芯片在绿化市容行业中的应用。在这里,市民可以看到物联网树木用水检测设备如何精准管理城市绿化用水,垃圾全程分类处理的集成设备如何实现智能分类与高效处置,以及无人驾驶清扫车辆如何重塑城市清洁的新面貌。这些应用实例生动地诠释了集成电路技术在推动城市环境智能化、绿色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让科技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幕后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科技馆内还有一位特殊的向导——机器人“小微”,它可以为每一位访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

据介绍,集成电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下,相关部门将中山公园兆丰印记打造成以“集成电路材料”为主题的微型科技馆,旨在让公众在公园的优美风景中认识前沿的“硬核”科技。

本次在中山公园的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今后将“流动”至更多的公园、学校、社区及商场,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科普模式,惠及更广泛的公众,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与好奇心,为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打好基础。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