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销售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支柱产业,当地人把三七称为“金不换”。对一株三七的生长来说,需要有适宜的阳光、气候、土壤、水分;而对三七产业的发展来说,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则是它不断壮大的“优质土壤”。多年来,文山州公安局细化护航举措、发挥科技创新力量,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护着三七产业从“小散弱”发展到“高大上”,见证着这株“南国神草”的不断成长。

每年7月是三七的采挖季,随着采挖季临近,文山州公安局大数据中心通过对案件发案规律特点、三七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防范预警信息,指导三七种植集中的平坝等派出所开展重点巡逻防控和针对性普法宣传,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三七采挖顺利进行。

“以前基层民警接到三七被盗警情后,只能到现场走访调查,耗时费力,案件办理效果差。现在依托公安大数据,办案民警在完成现场勘查后,迅速开展线上研判和循线追踪,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可疑落脚点,再出动警力进行重点排查和精准抓捕,既节约了警力又提高了办案效率。”文山州公安局大数据中心民警欧阳启程介绍。

文山公安深入实施科技兴警战略,利用科技信息化赋能公安实战,提升了公安核心战斗力。近年来,文山公安以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和“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技防建设,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9万余个。这些监控探头成为24小时守护三七产业发展的“千里眼”。

在崇山峻岭间、林木茂盛处,有一片片露天三七园,一株株三七苗长势喜人。文山州公安局民警操作无人机,这些种植点的情况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为了护航三七产业发展,文山公安不断创新,从最初的人力巡逻发展到现在的“人防+物防+技防”,紧紧跟随时代进步、产业发展的步伐。文山州公安局推出了“企业警长”机制,每家三七企业都有一名民警负责日常联系服务工作。民警常态化上门走访、开展防范宣传、检查整改安全隐患,助力三七企业更好地发展。

在文山公安的强力护航下,三七产业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广大经营者和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安心生产经营,不断增产增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