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杨勇将军出任贵州军区司令,和他搭档的,是自己的老战友苏振华,而在杨勇将军刚来到贵州,他就收到了一封来信。

这封信是由一个泥瓦匠发来的,此人叫做孔宪权,他写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孔宪权是因伤离队的老红军,而他不经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的名字,所以他赶紧给当年自己三军团的战友杨勇和苏振华写了一封信。

在杨苏二位将军收到信后,他们立即给孔宪权回信,激动的说道:“没有想到你孔宪权还活在人间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当时不光杨勇和苏振华收到了他的来信,就连黄克诚大将也收到了他的来信。后来黄克诚大将专门写的一篇文章《我对长征的回忆》,里面还记述了这件事情,他说道:

“全国解放以后,我突然接到了孔宪权的来信,知道他还活着。孔宪权在信中表示,虽然身体残废了,但还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要求组织上考虑分配他工作。我把他的来信转给了有关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了这么多,这孔宪权,究竟是何许人也,居然联系上了三位将军,他又是如何离开大部队的呢?

其实孔宪权参加红军较早,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黄克诚,后来担任师部参谋,相当于团级干部。

但在长征时期,红军一渡赤水后,为了有利于进行运动战,所以将红三军团4个师缩编为4个团。

而当时的孔宪权,就是红12团参谋,可是在随后回师贵州二渡赤水时的娄山关之战,孔宪权负了重伤,腿被打断,同他一起负伤的还有21岁的钟赤兵,也就是后来的独腿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组织要将他们二人留下就地养伤的时候,钟赤兵说啥也不肯留下,坚决要求随部队走。而24岁的孔宪权听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就地留下在当地养伤。

从此以后,孔宪权就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长达十五年之久,他也生活在了遵义一带,靠当泥瓦匠维持生活,被当地人称为“跛子瓦匠”。

而新中国成立后,孔宪权便开始联系组织,最终杨勇和苏振华将军,以及黄克诚将军三人都出具了书面证明,这才为孔宪权恢复了党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1952年,孔宪权便开始工作,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筹备委员会秘书。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建成后,他便出任纪念馆馆长。

直到1988年11月7日,78岁的孔宪权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全国七大军区发来唁电,哀悼这位老红军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