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向来有不同材质的器物之间互相借鉴模仿,尤其是材质、价值低廉的器物模仿昂贵器物的现象。陶瓷对漆器的色泽、形制、工艺等方面的借鉴模仿由来已久,定窑瓷器也对这种浪漫而神秘的器物倾情有加。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创造了漆器。《韩非子·十过》中秦穆公与由余对话,说“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说明尧舜时期漆器便已作为食器。与当时的陶制食器相比,漆器工艺复杂、价值昂贵,拥有器面光滑润泽、易清洗、不渗漏等优点。

秦汉时期是古代漆器发展的高峰期,除了做饮食器外,还有奁盒、几案、屏风等较为大型的生活用器,以木胎为主,图案和装饰技法十分丰富。新采下的生漆呈乳白色,在空气中暴露会氧化呈褐色,经熬制变为红褐色的熟漆,再添加不同的矿物,调配出需要的颜色。每件漆器都要反复涂漆几十层、上百层乃至数百层,还要经过抛光、打磨、雕刻花纹等步骤,耗时费料。西汉桓宽的《盐铁论》说,官营手工漆器作坊“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夫一文杯得铜杯十”。因为制作工艺复杂、价值昂贵,唐朝至五代以来,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地位逐渐被价格更为低廉的瓷器替代,但作为工艺品、陈设器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更多作为一种“小众奢侈品”出现在宫廷等地。

宋代,漆器工艺已十分成熟,漆器开始进入平民阶层,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有“大街以东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的记载。高级的漆器甚至用金银器作胎,如明高濂说“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南宋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将茶盏托命名为“漆雕秘阁”,漆雕是雕刻纹饰的漆器,秘阁为古代宫廷藏书之地,取其承托茶盏而“亲近君子”之意。不过,宋代更流行素面无饰的漆器,称为“素髹”,从宋代传世绘画及壁画上看,盏托也是以素面的红、黑二色居多。漆盏托相比瓷器导热慢,端持时不烫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临安茶店有“瓷盏、漆托供卖”。江苏江阴夏港北宋墓葬曾出土定窑白瓷盏,同时出土的还有漆盏托、漆盖罐。

定窑是以生产精细白瓷为主的窑口。因北宋流行点茶,茶色白,宜用黑盏,为满足点茶用器要求,各陶瓷窑口都开始生产黑釉瓷,漆器也自然成为仿制对象。黑色漆器常被作为黑釉瓷器的评价标准,如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就称定窑黑釉瓷器“色黑如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定盏托(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定斗笠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定窑还有酱色釉产品,或称“柿釉”,是对紫色漆器的模仿。在古代,紫色漆器包含的色彩范围很广,《髹饰录》称:“紫漆,即赤黑漆也。有明暗浅深故。有雀头、栗壳、铜紫、骍毛、殷红之数名,又有土朱漆。”定窑酱釉瓷器是黑釉瓷的窑变,在不同温度和烧成气氛下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有棕色、褐色、酱色,这一色系的定瓷都被称为“紫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定盏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定茶托盏(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

除了颜色,漆器的戗金、描金工艺对定瓷也有影响。明朱启钤的《髹饰录弁言》载:“北宋名匠多在定州,如刻丝、如瓷、如髹,靡不精绝。靖康以后,群工南渡,嘉兴髹工遂有取代定器之势。”定州工艺名匠众多,漆器和瓷器之间互有借鉴可想而知。

戗金指在髹器地上用针状刻刀刻画纹样,后在纹线内填入金箔,用漆粘牢。于陶瓷而言,这种工艺称为填彩,在素面胎体上用针状工艺刻画出纹样,后在刻线内填进褐色化妆土泥浆,与素白地色形成明显色差。或用印章式工具戳印出阴线纹样,再在线内用色料填平,效果类似。此种装饰技法虽然在定窑中运用不多,但遗址里也有相关残片出土。擅长戗金的漆器名匠彭君宝“转型”做起陶瓷,还创立了仿定窑器的彭窑。《格古要论》云:“元朝戗金匠彭君宝效古定,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曰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相似,皆滑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

描金是以金粉在漆器上直接描画花纹。《髹饰录》载:“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黑质共宜焉。”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檀木经函就使用了描金工艺。《髹饰录》又载:“描金,战国发源,瓷器描金,从宋代定窑最早。”定窑借鉴漆器的描金工艺,多用于碗内壁描画,称为“金花定碗”。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定窑瓷器引入昂贵的描金工艺,与其官窑身份不无关系,使其可以不计成本地开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为仿漆器,定窑描金多于黑釉、酱釉器上描绘,也有少部分白定描金。但就纹饰风格而言,定窑更侧重于艺术性和画面感,不若漆器那般精细繁缛,形式更似定窑早期深刻花题材借鉴的工笔画风格,雍容华贵,与华丽的黄金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珍珠地婴孩纹腰圆枕(南越王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黑釉金彩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此外,漆器镶扣工艺亦对定窑有所启示。扣器指在器物的口沿、底足、把手、流口、盖面等部位镶贴金属质附件的工艺,最初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上。漆器木胎薄,口沿、足底等部位易磕碰,用金、银、铜等金属将其扣住、保护起来,更加牢固耐用。有的漆器还被安上金属铺首或蹄足等附件,不仅起到与器身的贴合加固作用,看上去也更加美观。

定窑扣器称为“金装定器”,常用于白瓷器。有人认为,镶扣是定窑瓷器为了掩盖“有芒不堪用”的缺陷。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覆烧工艺出现以前,即器口还不是芒口的时期金装定器就出现了,其实是上层社会对艺术审美、身份象征的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扣器(河北定州博物馆藏)

宋代《吴越备史》载:“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两千事。”第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一次向大宋朝廷贡上金装定器2000件,可见宫廷对定窑扣器的需求非常大。而钱俶的先祖、第一代吴越国王钱镠的母亲水丘氏墓中也出土过不少金装定器,17件定窑白瓷中有14件是镶扣的。

2009年,杭州原南宋皇城临安都亭驿位置出土了大量定窑白瓷残片,刻花、印花精美细腻,还有少量宫廷专用款识,为高端定官窑产品,其中还有一些原外壁素面无釉的产品,外壁涂满暗红色的漆层。素胎与彩漆更容易牢固黏合,这种外壁无釉的产品在定窑遗址也有残片出土,推测应为专门订制,用于后期在外壁上涂漆,制造漆器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银扣瓜形执壶(杭州临安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莲纹金装长颈瓶(河北定州博物馆藏)

漆器同样对定窑瓷有所借鉴。在北宋花口器形流行的时代,漆器也追逐潮流,将花口器做得惟妙惟肖,还对定窑有诸多借鉴,包括漆器精细戗金艺术中的装饰纹样题材,也有定窑印花产品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窑卧鹿菊瓣印花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4年6月4日8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