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评书影史,有你更精彩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都知道在传统文化标签里,诗歌是很重要的一种。

在长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历代诗人们所写的诗歌构成了一滴滴闪耀的水滴,是那么的晶亮剔透,最后汇聚成河。

这些诗歌也成就一位位诗人,使得他们成为了一朵朵闪耀着光芒的浪花。

在这些浪花,少不了一位人物,那就是大文豪苏轼。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白话文(散文),每一种文学载体中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比如一说到唐诗,很多人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会脱口而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高适、杜牧、贺知章......

而提到宋词,那么排在首位的当属苏轼。因为苏轼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那都是因为苏轼诗词作品中的许多名句,在千年之后依然浸润着世人,散发着熠熠生辉的神采。其中有很多都成为了如今人们信奉和崇拜的至理名言、人生感悟、生活智慧、励志经典、文学精华、情感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很多人觉得苏轼的诗词洒脱随心,或狂放或细腻,可婉约可豪放,在宋词中可谓是自成一派。其实这都跟他的写作主张有关系。

北宋是一个乱世,这个时期北宋、西夏、辽国“小三国”争雄。而在北宋境内,文化却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北宋很多士大夫也喜欢将词作为消遣娱乐之点缀,可是对待诗歌和文章的态度却依旧很严肃的,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苏轼也不例外。

苏轼的诗歌主张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不喜欢无病之呻吟,为写诗而写诗。

并且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可谓是跌宕起伏,这些都给了他很多思考和感悟,都融入到他的诗词创作中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随便一句,拿出来都是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命运给他关上一扇门,却会给他打开一扇窗。打不开?那就强行打开!

苏轼的宦海生涯可以说是极为不顺,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可是他却会自我排解心情。慰藉他心灵的,就是“诗”和“酒”,所以他才会说“诗酒趁年华”。他认为,吟诗喝酒讲的是心情。

连他自己都不会知道,他的“诗酒趁年华”本来表达的是自己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不曾想却成了一坛酝酿千年的“美酒”,一经打开,“馥香弥千年”。

每个人读苏轼,都有自己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解读。

有人读苏轼诗词,感受到的是惋惜,就如同自己不得志的人生;

有人读苏轼诗词,感受到的却是力量,一种不折不挠的向上的力量;

有人读苏轼诗词,体会到的是一种洒脱和淡定,还有人生路上的从容和镇定;

有人读苏轼诗词,感悟到的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就如同词作里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里雨里,一路向前就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就是苏轼诗词的魅力吧?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