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上去似乎像一颗异常的中子星,但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怪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KAP射电望远镜探测到来自宇宙的偏振射电信号。ASKAP

宇宙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号,其中也包括无线电信号。在天文学中,无线电波也被称为射电波。这些信号中有一些点状的短促的爆发式信号,被称为“暂现射电源”。在暂现射电源中,有些只会出现一次,以后便再也不出现(至少在天文学家的观测期内是这样);而有一些会反复出现。

天文学家一般认为,大多数暂现射电源来自一类自转的中子星,也就是所谓的脉冲星。这类中子星会规律性地产生射电波闪烁,就像宇宙中的灯塔一样。通常这类中子星会以极端高速自转。它们只需几秒钟,甚至只需几毫秒(1毫秒等于1秒的千分之一)就能完成一次自转。因此这些闪烁也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

但是近年来,天文学家发现有一些信号的行为不符合脉冲星的规律。比如有科学家在6月5日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称他们发现的一个暂现射电源会以有史以来最长的周期反复出现,而且当它出现时会有三种状态:时快时慢,时强时弱,或者干脆保持静默。

研究人员称要对这个射电源的本质作出解释相当困难。它看上去似乎像一颗异常的中子星,但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怪东西。

这个射电源是研究人员利用澳大利亚的ASKAP射电望远镜发现的,因此被命名为ASKAP J1935+2148,数字是它在天空中的坐标。ASKAP的视野极广,因此可以同时对天空中的一大块区域进行快速监测。这使得它成为了天文学家探测宇宙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怪现象的极好工具。

ASKAP J1935+2148是在研究人员在数据中意外发现的。当时人们正在使用ASKAP监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源和搜索快速射电暴。信号之所以引起注意,是因为它是一个圆形偏振信号:这意味着信号在到达地球前穿越宇宙空间时,其行进的路线是螺旋形的。

人眼无法区分圆形偏振信号和普通的非偏振信号,但ASKAP能够对此加以辨别并在数以千计的普通信号源中将它找出来。

识别出这个非同寻常的信号后,研究人员又使用了灵敏度更高的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对其进行了为期数个月的进一步观测。

ASKAP J1935+2148隶属于一类新近才被分类出来的长周期射电暂现源。到目前为止,除了ASKAP J1935+2148,与之同类型的信号只有两个。ASKAP J1935+2148的复现周期长达53.8秒,是三个之中最长的。

ASKAP J1935+2148的超长复现周期还不是最令人惊讶的。研究人员随后又发现,ASKAP J1935+2148的复现模式可以非常奇怪地分为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ASKAP J1935+2148产生的信号非常明亮,而其发出的是线性偏振信号,而非圆形偏振信号,信号持续时间为10至50秒;第二种状态,信号表现得非常暗弱,其产生的是圆形偏振信号,持续时间只有370毫秒;第三种状态则类似于静默,不发出任何信号。

研究人员认为,如此复杂的信号模式,可能表明在信号的产生地,磁场和从拥有强磁场的天体产生的等离子体流,正在发生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人们在中子星那里见到过相似的模式,但根据目前人们对中子星的认识,它们的周期不可能这么长。

因此,这样的一个长周期信号其发生源究竟为何物,是一个巨大的谜。它可能是一颗罕见的、自转极为缓慢的中子星;也有可能是一颗白矮星——因为白矮星的自转速度通常比较慢——但根据现有的认识,白矮星没有办法产生这样的射电波信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产生这个奇怪信号的天体隶属于一个双星系统,它可能是一颗中子星,或一颗白矮星,而它正在围绕双星系统中的另一颗看不见(未被发现)的天体运行。

如果这个信号与中子星或白矮星有关,那么天文学家对这两种天体,尤其是对它们射电波产生机制的认识就可能需要修正。

由于这个信号的特殊性,研究人员能够捕捉到这个信号实属幸运。但产生类似信号的天体或许在银河系中并不罕见,只是我们尚未发现。

参考
An emission-state-switching radio transient with a 54-minute period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4-0227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