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科门急诊患儿明显增加

统计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正在悄悄增长

目前处于该病流行季节

很多家长闻“手足口病”色变

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有哪些?

感染后都有哪些症状?

应该如何护理和预防?

NO.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丙类传染病,1至5岁儿童为该病的易感人群,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肠道病毒71型及部分埃可病毒等。既往以柯萨奇A16及EV71为主,目前柯萨奇A6已成为继上诉两种病原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体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发布一项关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调查研究,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截图

NO.2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重要途径):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等;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

NO.3手足口病的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普通型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臀及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可伴随拒食、流涎等表现。普通型手足口病预后好,少数普通型病例病情进展至重症病例,部分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从病初至死亡仅需数小时。所以,当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频繁呕吐、无力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心率增快,频繁抽搐等,提示可能已经发展至重症,须立即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4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注意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洗手。

▶清淡饮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进食后常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尽量着面纸、宽松衣物,局部皮疹防搔抓,以免溃烂激发感染,加强皮肤护理。

NO.5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至少冲洗20秒。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

做好环境消毒:加强开窗通风,儿童玩具和接触到的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做好儿童管理: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

接种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 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传染病信息,2018,31(03):193-198.

[2].Huanhuan Lu, Jinbo Xiao, Wenhui Wang, et al. . Evolutionary Diversity of Coxsackievirus A6 Causing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China, 2012–2023[J].China CDC Weekly, 2024, 6(20): 442-449.

来源:西安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