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最高检党组指出,检察技术是侦查、调查和审查的必要手段,也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闽清县检察院持续加强检察技术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的应用,深化“检察技术+数字化+公益诉讼”协同办案模式,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

NO.1

借力技术外脑

破解难题提升质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余页的司法鉴定、2份技术性证据审查报告、1份专业名词解释说明……这是闽清县检察院办理黄某某污染环境一案中的技术辅助类材料,也是促成该案顺利办结的关键。

2021年5月至8月期间,黄某某购买盐酸、硫酸等危险化学品进行非法电镀。对于黄某某在非法电镀期间大量购入硫酸、盐酸等危险化学品是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还是应认定其因使用危险化学品开展非法电镀构成污染环境罪?“酸”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了犯罪嫌疑人的罪名定性,囿于硫酸、盐酸在电镀生产中的使用情况涉及专业领域,属于“非公知性”的专门问题,而这一技术事实的判定对该案的定性起到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弄清这一问题,办案组立刻想到了要借助检察技术“智慧外脑”。办案组积极协调相关行政部门,邀请环境领域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本案办理。由该专家兼任“翻译”,详细解释酸洗在电镀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并出具电镀工艺流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案组负责人介绍道

“我们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通过电镀工艺流程讲解、出具技术说明及绘制电镀工艺流程图等方式为我们案件办理提供专业支撑,推动案件办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该案也是福州市首例特邀检察官参与办理的案件。”

2022年9月,闽清县人民法院采纳闽清县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以污染环境罪判处黄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2

强化数据思维

技术赋能公益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检察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司法办案模式,而公益诉讼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律监督方式,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依托数字化改革,通过运用大数据监督技术,实现案件线索的抓取和筛选,进而建立法律监督模型,已然成为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的关键举措。

2023年3月,闽清县审计局向闽清县检察院移送各类专项审计报告线索材料,闽清县检察院从中发现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违规发放公益诉讼线索,并通过梳理摸排发现类似情况不止涉及一个乡镇,为此闽清县检察院针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特性要求,构建“惠民资金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违规”类案监督模型,开展数据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使用SQL数据库对几十万条数据进行进行数字碰撞对比,发现违规领取补贴83人。随后,闽清县检察院牵头闽清县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以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违规发放的乡镇,召开诉前圆桌磋商会议,制发检察建议和磋商意见书,督促各部门合力规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

福建省闽清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说

“大数据分析模型的研发运用,通过碰撞、筛选、计算,将海量碎片化信息变成有用有序的数据,以此破解线索核查难的问题,着力打通行业数据壁垒。除了惠民资金保护法律监督模型,我们还在上级院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对公益诉讼各领域开展数据建模,有效提升了公益诉讼的监督质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3

技术设备加持

助力调查取证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察技术助推办案的情况在闽清县检察院并非个例。检察技术充分运用到案件线索排查和固定证据中,克服了以往办案实践中只能靠“眼睛看、脚步量、相机拍”和山区环境复杂、勘查视角受限等问题,公益诉讼案件调查取证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2023年以来,闽清县检察院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2件,其中使用科技手段办理的案件占比达85%以上;

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取证中,运用无人机飞行取证61次,辅助办案占比达53%;

在办理水资源保护案件中,依托上级院快速检测实验室,对水质开展快速检测检察技术,提取水样20余次,辅助办案占比达100%;

在办理涉及农用地、林地等案件中,使用农事直通、国土云、“GPS”设备、“卫星云图”“ArcMap”等软件40余次,辅助办案占比达80%……

福建省闽清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说

“检察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无力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公益诉讼精准性、专业性,为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4

注重因材施教

培养技术型业务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先行,人才为本。闽清县检察院积极引导干警树立“想用、会用、善用技术”工作理念,实行双轨制人才培养机制,将技术型业务骨干的培养重点向一线检察办案人员延伸,推动业务部门干警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学习、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快速检测为代表的一体化检察公益诉讼技术,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先后组织干警参加上级院的培训进修和岗位练兵,汲取办案实战“干货”,有针对性地“充电提能”。

以落实《关于在公益诉讼及生态检察办案中实行技术调查官制度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强化与审计、林业、农业、水利等领域特邀检察官助理的协作配合,主动向其“取经”学习相关专业软件操作应用知识,形成技术优势互补。

福建省闽清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检察技术办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检察技术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既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的题中之义,也是拓展法律监督深度和广度的应有之举,仍需我们不断探索,久久为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 | 施倩倩 林晶

编辑 | 林文婷

闽清检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