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两件事情,第一就是直到在二战之前,整个亚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中国,日本和泰国。第二就是而在甲午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始终把满清当做亚洲的代表日本在英法等国的眼里,日本就是一只猴子,但在甲午之后,整个局势彻底扭转,日本成为唯一的代表亚洲的列强。而这一切并不是起于甲午海战,而是在日本第一次觊觎中国台湾时刻。

大清国都北京,位于东堂子胡同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是目前大清权力最大的机构,简称总理衙门。作为大清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主要负责为清政府办理洋务,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驻外使节和留学生为清政府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派出驻外交使节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由军机大臣兼领总署大臣基本上是由几个大臣同时兼任,在同治年间总署大臣是由恭亲王奕訢担任,具体事务由文祥、崇纶、宝鋆、董恂、毛昶熙、沈桂芬、成林、崇厚、夏家镐负责。文祥主持日常事务。

同治十三年五月,英国驻华使馆的二等外交官奉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之命,紧急约见总理衙门英国司(当时叫股)的官员,这位英国人向大清提供了一份来自英国情报部门转来的绝密情报,日本即将入侵贵国的台湾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祥看到这份来自英国的情报之后是大吃一惊,不是不相信情报的准确性,也不是怀疑英国挑拨中日的外交关系,而是日本居然敢入侵大清,大清就算是再弱,再衰,再无能,英法俄等国欺负一下也就算了。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日本这个这蕞尔小国来骑到大清的头上拉屎和作威作福。被日本欺负,而信息又来自英国,清廷上下自然也深感脸上无光。

在此情形下,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文祥立即打电报给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李鹤年了解情况,不久之后,李鹤年的回电就到了,大概意思就是日本以台湾牡丹社土民杀死琉球难民为借口,悍然派兵进犯牡丹社,并正式驻军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说就是在1874年3月,日本明治七年。也就是明治维新的第六年,日本外交部派遣岛田久作为特使前往中国天津,要求清政府为八瑶湾事件赔偿并停止对琉球的干预。因为当时的琉球是中国的 附属国,因此清政府拒绝了日本这一无理要求。

岛田久返回日本后,日本政府决定出兵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部落,并派遣军队进行侦察。在侦察过程中,日军遭到排湾族高士佛社原住民的抵抗。为了报复,日本政府在这一年的5月12日派遣军队前往台湾南部,由陸奥宗光、山县有朋、村田新八三人率领。其中,村田新八的队伍因为在当地的牡丹社驻扎,被称为牡丹社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5月18日到5月21日,日军与台湾原住民有小规模冲突,彼此互有伤亡。从6月1日起日军分三路扫荡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由于武器过于落后,沿途只有小规模抵抗,台湾原住民牡丹社头目阿碌父子战死。原住民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撤入山中,日军占领村落后焚烧村屋并撤回社寮营地。7月1日,牡丹社等终于投降。这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对外用兵,也是牡丹社事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交战。

陸奥宗光后来担任了日本外相,始终认为应该对大清楚采取强硬措施,主导甲午战争全过程。山县有朋后来两度出任日本首相。是公认的日本陆军之父。村田新八是明治天皇的侍从出身,后来在日本的西南战争中兵败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到李鹤年的详细报告之后,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各位官员是深感震惊,在了解事态的严重性之后。文祥立即让林则徐女婿 ,时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兼办各国通商事务。主持台湾事宜沈葆桢在经过仔细调查之后,意识到了台湾的重要性,在沈葆桢建议下,满清转为积极经营台湾,增设府县,并对台湾东部及原住民地区以“开山抚番”进行开发、后来在1885年设立台湾省。

就在沈葆桢调查台湾的同时,由淮军唐定奎率领装备全套德国装备精良的6500军人赴台,维护领土主权,后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沈葆桢跟日本大久保利通进行谈判。中日签订了《北京条约》。日本向清朝索赔50万两白银。且10万两是“抚恤”,40万两是“购买道路房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葆桢拒绝签字,而恭亲王奕䜣不想多生事端。又赶上同治皇帝驾崩,就命沈葆桢签字。而文祥对此刺激,因此给沈葆桢书信中指出:“不能因局势暂时缓和就对日本放松警惕”,要求令沈葆桢认真布置台湾防御、令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从速兴办海军。

接着在十一月五日,恭亲王奕䜣便通过总理衙门向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请朝廷加强海防建设,并从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大方面提出框架建议。同时,慈禧向李鸿章、李宗羲、沈宝桢等十几名地方督抚下达谕旨,命他们根据总理衙门的奏折详细筹议,针对六大方向梳理切实可行的条陈,限期一个月内回奏朝廷,向朝廷提出合理建议,不得空言塞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收到这份奏报的时候更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李鸿章一直以来都是海防的积极提倡者,这些年来他虽深耕洋务,但这海防建设却始终停滞不前,李鸿章借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上书慈禧——《筹议海防折》。

李鸿章在十二月十日向朝廷上交的《筹议海防折》,就是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和盘托出。李鸿章将军事要点直接对准了西北塞防。李鸿章指出,眼下大清国最大的威胁已不再是西陲边疆的游牧民族,而是从沿海入寇的西方列强,大变局下,中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方能抵御外敌。因此新疆必须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远在西北的左宗棠却竭力反对,并于1875年4月12日上奏《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指出自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并强调新疆地位的重要,“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就是著名的塞防和海防并举的提议。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慈禧正式采纳左宗棠海防、塞防并重的建议,并任命其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新疆军务。而对于海防,慈禧也予以肯定,赋予李鸿章、沈葆桢等人全权。令其筹办包括北洋、福建、南洋水师在内的各项海防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而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