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黄晶 钱俊宇

从南京的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归来,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的胡莹莹又投入平常而忙碌的工作中。6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往常一样,和老人们亲热地打着招呼,和护理员们交流着工作心得。

在日前结束的这次全国民政行业技能的大比拼中,湖北养老护理员、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5个赛项的选手和教练们积极备战,努力争先,展现出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湖北参赛队取得了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的好成绩,湖北省民政厅还荣获组织奖二等奖。

赛场和工作场景几乎一样,备赛经验被用到了工作中

胡莹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养老护理员赛项的二等奖。谈到比赛的感受,她说,最明显的感受是“真实”,和自己工作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刚走进赛场设置好的房间,一个老人在沙发上靠着,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每天走进老人房间都会看到的场景,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紧张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胡莹莹(右)在比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莹莹(右)在比赛中

作为“90后”的胡莹莹,2021年来到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担任养老护理员。在这之前,她在深圳从事过3年多的健康管理工作。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经常用到的生理、心理、饮食、生活照顾等方面的经验,都给胡莹莹从事护理工作带来了帮助。“运动管理方面,之前的一些工作经验也能起到作用。我们和老年人讲运动心率,他们可能听不明白,因为年龄大,感应慢一些,有时候老年人运动强度太大他们也不会马上有不适感,但是我们用测量心率的科学公式,可以计算出老年人的心率,就可以避免他们出现过度运动的情况。”

胡莹莹在比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莹莹在比赛中

备战全国民政行业技能大赛,胡莹莹和其他选手在过去近一年里经历了从武汉市到湖北省的多次比赛和集训。不少集训的经验也被她用到了工作中。

“比如对有些听力不好的老人,我们以前可能只是大声点喊,但是老人可能依然听不见,没办法沟通。后来在集训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沟通方法,我就尝试着在工作时也用上去。”福利院里有一位老人,虽然戴了助听器,但还是会听不清。胡莹莹就应用集训中学到的方法,让老人看自己的口型,再配合手语和书写方式,慢慢地让老人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也能明白她说了什么。那次,这位老人和她开心地聊了两个多小时。胡莹莹还和其他护理员交流,给老人准备了一块写字板,这样他以后和其他人沟通也能更顺畅。

耐心和细心,在赛场和工作中都重要

对许多护理员来说,都会遇到“难伺候”的老人,胡莹莹也不例外。她说,曾经有一位老人,因为不太信任她,出过不少难题,比如深夜一点多,让她去喊醒刚值完班在休息的护士,因为这位护士他熟悉,只让她来帮自己换设备;平时跟这位老人打招呼,他也总是板着脸不爱理人。但是胡莹莹还是坚持微笑服务。直到有一次,她在喂老人吃药时,习惯性地用手腕试一试水杯的温度,确定不太烫才递给老人,这让老人第一次夸了她:“你确实是在真心为我们服务!”

“真心换真心,即使我们可能会受委屈,但是只要一直做,老人们也是会看到的。”胡莹莹说,照顾老人,耐心和细心很重要,而这些不仅在工作中,也在赛场上得到了印证。

胡莹莹(左)在比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莹莹(左)在比赛中

在养老护理员的比赛中,不少选手一进房间就按照比赛的流程,开始进行各种操作,但胡莹莹却观察到了作为“模特”的这位老人,脸色不太好。她说,其实这对护理员来说,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却很重要,因为老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心理安慰是很重要的,这种时候就需要“有眼力见”,所以她当时就和老人打招呼,调动对方的情绪,而这恰恰是比赛的考核点之一。

胡莹莹比较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太好,有一个动作她想到了却没顾上去做,“比赛的时候设定为下午3点多, 房间里窗帘紧闭,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会在老人同意后拉开窗帘,因为多数老人在这个时候是想晒晒太阳的。”胡莹莹说,如果有机会下次还能参与这样的全国赛事,自己肯定会在这些细节上更注意,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假肢适配也要随机应变,赛场处处有考验

智汇辅具健康咨询湖北公司的技术总监冀旭参加的是矫形器装配工的比赛,获得三等奖的他说,比赛对应变能力的考核让不少人丢了分,他自己也因此留下了遗憾。

冀旭有12年的假肢装配经验。他说,这是民政部首次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是民政行业规格最高、赛项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志性赛事。考虑到假肢装配工艺和材料的特殊性,比赛现场更开放,自由度也较高。虽然有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对矫形器进行取型时,模特的身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选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材料和工艺,这也让他和一些选手因此丢分。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假肢装配工作中是经常会遇到的,对一个装配工来说,“削履适足”也是必备的职业技能。冀旭说,经过这次比赛,也让他认识到了经验上的不足,如果今后还能参加这样的赛事,也会在应变能力上更多地磨炼自己。

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民政厅了解到,湖北民政部门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在用好内部资源的同时,邀请省外技术专家、系统外技术专家参与湖北民政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还将坚持定期举办省赛,积极争取将孤残儿童护理员、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等纳入“湖北工匠杯”赛项,鼓励有条件的市州举办比赛。通过省、市竞赛,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着力选拔高水平选手。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