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彦平 牟怡晓 贾小亿 来源:海报新闻

1946年8月,年仅23岁的莒县陵阳镇何家疃村小伙何连仁,告别了身怀二胎的妻子和年仅三岁的女儿,踏上了淮海战役的征程。次年2月,他的小儿子何永启便降生了。此后的漫漫岁月里,何永启一直渴望见一眼父亲。

但是,他的一生却再也没有等回父亲。1951年,家里收到了组织上寄来的烈属证,他们才知道,父亲已经于1948年在淮海战场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何永启只是从母亲的描述中大体有了“父亲”的概念,他知道父亲是个很好的人、知道父亲念过书有文化、知道自己的样貌几乎跟父亲一模一样……但是他不知道父亲是如何牺牲的、不知道父亲的遗骨葬于何处、不知道逢年过节可有人为父亲祭奠扫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俩一辈子没见过面啊!现在就想着能找到他埋在哪里……”对于今年77岁的何永启来说,找到父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大事。这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心愿,更是母亲张秀英的遗愿

何连仁参军牺牲后,张秀英一辈子没有改嫁。这位坚强、隐忍的伟大母亲,踩着一双旧社会裹的小脚,靠着公婆的救济,务农奔波、吃糠咽菜,耗尽心血抚养一对儿女长大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她就一直说,该找的一定要去找找啊……”1997年,张秀英弥留之际,嘴里喃喃念叨的,是让孩子们一定要把父亲找到。提到这里,77岁的何永启依然忍不住老泪纵横。

从此,找到父亲成为何永启埋藏进内心深处的愿望。但是茫茫人海,想要只凭借一个名字、一个番号找到父亲,是何其之难啊!尤其是前些年,网络也不发达,信息沟通又很困难,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好在,何永启得到了同村村民何在广的帮助。何在广是个古道热肠的热心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当他从何永启儿子何瑞金那里得知一家人寻找烈士的难处时,便一直将这件事放在了心底。

最近两年,何在广一直没有停下寻找烈士的脚步。他先是通过网络发布了大量寻找烈士的帖子、信息,又根据淮海战役战况及烈士所在部队的番号,推断出他们当时可能的位置,对于可能涉及到的退役军人服务单位,何在广便通过网络查询他们的联系方式,再逐一给这些单位打电话寻找、核实……

但是,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有很多无名烈士,这大大增加了何在广寻找的难度。“这种寻找,真的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有好几次,他还遇上了名字相似但番号不同,番号、籍贯都对但名字不同的情况……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多天前,何在广发现在徐州响山附近有个山东籍烈士,不仅姓名与何连仁只差一个字,连番号也对得上!他立即多方进行了查询,联系了徐州、响山等区域的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在对方的指引下,又到莒县优抚科取得了烈士证等相关材料,给对方发了公函……

“这次希望很大,就等着对方给我们核实了!”何在广告诉记者,经过他多番查证,这次极有可能找到烈士长眠之处。这不仅是对他多年寻找的一种回馈,更是为烈士家人圆了多年的一个梦。“如果真的能找到,以后逢年过节,我们就能去祭拜,也算是为烈士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记者手记:

愿青山埋忠骨、英魂归故乡

记者采访时,何永启给记者看了祖父的照片。据他所言,父亲长相与祖父很像,而他自己,跟父亲也特别像。何永启说,家里留存的父亲遗物并不多,甚至没有一张父亲的遗照,只有那张被家人百般呵护的烈士证,成为他们与父亲间唯一的牵绊。

万千忠骨、甘洒热血,炽热的信仰、大无畏的牺牲,在何永启一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书太短,装不下每一位烈士的伟大,但是在这一刻,“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却有了具象化。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期待何永启一家顺利找到烈士长眠之处,愿英雄不泯,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