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月,正在兰州军区担任空军副司令的马宁,突然接到了皮定均的电话:“北京已经派来飞机,要接你马上到北京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什么会?”

“不用多问,到北京之后就知道了。”

马宁以为又要上北京“受审”,就提前准备好了一堆“检查”。

到了北京之后,马宁有些惴惴不安地问接机人员:“这次叫我回来干什么?”

“可能是出组织成果。”

“这话怎么讲?”

对方于是就将空军党委扩大会议的情况向马宁做了说明。得知自己这次不是来挨整的,内心这才放松下去。

不过他也不知道空军党委会叫自己来干什么!难道是来参加会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在空军党委会议上,马宁被任命为空军司令,这令他非常的惊讶,毕竟自己此时只是个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离着空军司令员还有着3级的差距。

1922年,马宁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长沟村一户中农家庭,参加革命之后改名为马宁。

1938年,马宁参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是在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担任政治干事,后来又调任晋冀豫边区纵队政治部-科长,1940年调入129师11旅出任作战参谋,历任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训练参谋、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第四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四十六团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五十团参谋长。

参加过“百团大战”,参加过部队的各个破袭战。在一次战斗中,被一块炮弹划破了脑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在1945年8月发动了上党战役。

此时的马宁带着50团与49团、51团配合围住长治的守军。遵照刘邓首长“围城打援”的战术,将敌人紧紧围住了。

在战斗中,马宁准确判定了敌人的逃跑路线,率部紧追不舍,与兄弟部队一起歼灭了这部分逃窜的敌人,俘虏了2000多名敌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一仗,让马宁在解放区名声大噪。

1947年,在金乡、鱼台战役中,马宁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不幸被敌人一颗子弹击中腹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听说马宁受伤之后,急忙跑了过来,亲自将马宁送到了卫生队,命令卫生队长罗玉琪:“一定要尽快把马宁活着送到纵队卫生队手术室,出了事你负责。”

当马宁被送到纵队卫生部的时候,卫生部部长詹少联立即给他做手术。

当打开马宁腹部的时候,他和助手都大吃一惊,此时马宁的肚子里面已经充满了鲜血、未消化的食物,还有蛔虫等寄生虫。

此时的马宁脉搏非常微弱,手术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卫生队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但是詹少联知道自己只能尽全力去做这个手术。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詹少联最后终于将马宁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5月,还没有完全康复的马宁就回到了部队,可是没有几个月的时间,马宁就再次受伤,虽然最后抢救了回来,可是也留下了“瘸腿将军”的称号。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部队在宣化店地区与敌人相遇,当时部队正路过一个小山沟,突然一阵机关枪响,一名战士当场倒地,马宁的左大腿也中弹了。

当时敌人紧追不舍,两位战士见状,一个拉着他的手,一个抬着他的脚,连蹦带跳地跃下了梯田,才得以脱险。

马宁将军负伤之后,由于部队需要转移,根本没有办法带着伤员。领导就决定留下军医苏棣照顾马宁和另外一名重伤参谋,加上警卫员、炊事员。

在养伤期间,马宁等人频繁转移,躲过了许多的艰难险阻。

有一次下雨天,他们在转移途中马宁好不容易愈合的伤腿再次断裂开了。苏棣没有办法只能找来几块大岩石牵引他的腿,找了点草药给敷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个多月,等腿稍微好了,才丢掉了双拐中的一个。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正在前进的时候听到了枪声,就急忙赶了过去,追了三天才抵达了十七旅的驻地。

不过第二天,十七旅要转移,马宁等人又被留在了当地。

马宁在前进的时候,再次遇到了敌人,在转移的时候,又遇上了下雨,结果马蹄突然踏空,马宁又随着战马一道滚落下了山,本来就要愈合的腿“咔嚓”一声又断了。

后来,马宁遇上了独立旅,就一直随着独立旅行动,一直被抬着前进,多次遭遇危险也大难不死。

如此行军了一个多月,抵达了晋鲁豫根据地,才被送到了医院。

等医生再次打开夹板的时候,却发现他的骨折已经愈合了,但是由于没有牵引,导致左腿骨没有接好,比右腿短了4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马宁随二野第六纵队作战,一直打到了重庆。

参加完政协会议之后,马宁将军在总医院疗养期间,读了苏联小说《真正的人》,被书中主人公——无脚飞行员的事迹所感染,马宁心想:人间爱苏联人没有脚都能当飞行员,我左腿只是比右腿短了几厘米,为什么不能飞?

于是当飞行员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

当时空军正好来陆军招收飞行员,马宁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立即找到了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告诉了自己想要去空军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知道马宁的情况,又不舍得他离开自己的部队,就怎么也不同意。马宁也不放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连磨了王近山十几天,终于将王近山磨得没有了办法,答应他报名参加飞行员的检查。

王近山同意了,可是能否当上飞行员,并不是领导同意就可以的,还必须体检,他的身体状况直接让苏联医生直摇头:“同志,飞机是要上天的,你这种身体状况怎么行?”

马宁突然想起了曾经救过他的詹少联,立即打电话给他说明了情况,请他帮忙。

巧合的是詹少联与这位苏联医生比较熟悉,便打电话给他,将马宁的情况做了说明。

苏联医生听后非常感动,就破例让他继续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项目都很顺利,唯有 嗅觉检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他的嗅觉不合格,无论怎么解释,医生也不让他过关,于是他就找到了空军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吴对他说:“许多体检不过关的同志都安排到了地面工作,不行你也到地面工作吧!”

“我才不干地面工作,我一定要学飞行,如果选不上就回陆军。”

吴就让他回去好好治治鼻子再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马宁最后以“嗅觉轻度不良”通过检查,获准当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航校之后,马宁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是理论还是操作,他都学得非常认真。

由于表现优异,马宁成为他们那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获得单飞资格的学员。

每次飞新科目,马宁都是第一个。每一种新机型的改装飞行,马宁也是第一个单飞。后来,在教员缺少的时候,干脆就是马宁坐在教员的位置上为单飞的学员保驾护航。

最终,马宁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各项考核,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轰炸机飞行员。

航校毕业之后,马宁到蚌埠组建空军航空兵第20师,担任副师长,之后升任师长。

1954年,马宁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为了摸清敌情,马宁亲自驾驶飞机侦察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年代,马宁养成了身先士卒,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习惯。每次战前都会亲自到前沿阵地视察,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这次,马宁一如既往地到一江山岛视察敌情。

不过他要去侦察的事情被师里其他领导阻止了,认为他现在是部队最高首长了,这样做太危险。

虽然此时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转变,可是敌人的高射炮还是能够对轰炸机产生威胁。

不过马宁坚持要去,师里谁也说服不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师里给他选配了一个过硬的机组随他行动。

马宁安全返回,带回来了一手的战场资料。随后根据掌握的一江山岛的地形和守敌的布防情况,在秘密训练区找到了一个同一江山岛非常相似的小岛作为靶场。

1955年1月18日,马宁指挥三个杜-2轰炸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的敌人阵地、指挥所等重要目标进行了两轮轰炸,有效支援了登陆部队作战。

1955年,马宁被授予了空军大校军衔,1959年升任空一军副军长,之后升任军长。1964年又升任空军少将军衔。

文革期间,马宁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坚持党性,坚持原则,为空军的建设呕心沥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宁之所以当上了空军司令员,全是李德生这位老上级的推荐。当时选拔空军司令人选的两个条件之中,一个是与林彪没有瓜葛,另外一个则是空军司令会开飞机,海军司令能下海。

而马宁作为,第一批能够驾驶飞机的将军,天然占有优势,再加上李德生的推荐,这就令本是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马宁,连跳3级当了空军司令员。

尽管马宁对担任空军司令员没有丝毫的准备,但是他很快就投入到角色当中了,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要求,立即着手清理空军中的流毒和不良影响。

空军当时的情况非常严重,马宁的工作非常难、多、杂,但是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毛主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周恩来关于“驾驭大批干部,团结大批干部”的指示要求,展开了针对空军的实质性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空军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1984年马宁申请离职休养。#开国将帅#

参考资料:《“瘸腿飞将”马宁》、《新中国第一位会开飞机的将军》、《空军第三任司令员马宁谈一江山岛之战》、《空军传奇司令员马宁访谈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