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次演出,让一个美丽大方的女孩走红网络。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这是一次寻常的演出,她像往常一样和其他人在后台,调整着手中的大提琴、小提琴,舒缓着紧张的情绪,为演出做着准备。

有人随手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美丽大方,一脸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既是小提琴手又是主持人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叫释正孝同,走红之后被称为“中国最美尼姑”。

人们对这个女孩的来历产生了兴趣,为什么这样一个美丽大方的女孩会成为尼姑

在她身上是不是发生了让她难以承受的事,她才会选择出家的?

面对镜头,释正孝同还是挂着恬静的笑,淡淡地向人们讲述她和佛法的缘分。

2

对于释正孝同来说皈依佛门,这个念头并不是突然生出的,它一直都在自己的潜意识中。

只是在高中的一次天台寺之旅,让她心底的那个念头再次坚定地冒了出来。

释正孝同从小成绩优异,考入高中之后,学习压力渐渐变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有一次爸爸就提出,一家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释正孝同就提出想去天台寺看看。

正是这一次的天台寺之行,让她对佛法有了更深入的看法。

释正孝同的母亲是一个学佛多年的虔诚居士。

从小释正孝同就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沾染佛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家里受到佛法的影响,在她的印象中,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吵过架,两个人都是轻声细语。

小时候,当周围同学都在追星时,释正孝同却喜欢和妈妈一起去投缘的朋友家,一起打坐修行,参悟佛法。

那时候,她浅显地认为,这和很多人喜欢唱歌、喜欢跳舞一样,就是妈妈和自己的一个爱好。

但当她踏入天台寺的那一刻,看着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听着师傅们虔诚的诵经声,她内心有个念头就不停地往外冒:她想要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她向爸爸妈妈提出,想在寺庙里住几天。

在那几天中,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

每天,她随师傅们一起按时起床,打扫院落,吃斋念佛,这种简朴又充实的生活一下子让她安静了下来,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那个时候,皈依佛门的念头就已经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高考在即,释正孝同还是不想让父母操心,所以她选择了继续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凭借自己的努力,释正孝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大学。

这对多少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学校!如果顺利的话,释正孝同大概应该同很多女孩子一样,名校毕业,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突然出家呢?

3

2008年,正在上大学的释正孝同决定削发为尼。

当亲友和老师以及同学得知她的这一决定时都惊呆了。

他们非常担心释正孝同是不是因为遇到困难了,想用这种方法来逃避现实。

父母开始时也很失望,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怎么会在这大好的青春年华选择这条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释正孝同和爸爸妈妈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来从天台寺回家之后,她的脑海中就不停地回想着在天台寺中的禅经和梵音。

她太怀念寺中的生活了。越是想念寺中的生活,她就越来越没法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每一天的生活,对她来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

她越来越焦虑,睡不着觉,虽然可以用佛法来排解,但总归不能彻底解决。

更离奇的是,她有一次晚上做梦,梦到自己是佛祖座下的一名虔诚的弟子,潜心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梦境的出现,更加坚定了出家这个念头,她认为这是佛祖冥冥之中对她的召唤。

刚开始,父母有些难以接受,但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他们也知道女儿的决心已定。再加上母亲本身是个佛教徒,于是就接受了女儿的这个决定。

当亲戚得知这一消息时,他们很不理解,这么好的一个女儿,却要送去当尼姑?

在世俗的眼中,找工作,结婚生子,才是一个女人应该过的一生。但母亲看到女儿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幸福,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4

19岁的释正孝同正式削发为尼,成为天台寺的一名比丘尼。

红安天台寺有着许多的清规戒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朴甚至可以说是清贫。

吃穿用度基本都是靠香客捐赠,一件僧袍缝缝补补穿很久也是常有的事。睡觉是硬板床,很多人挤在一间宿舍里,而且夏天蚊虫也特别多。

山上没有电视,手机、电脑等也有严格的使用要求,这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手机不离手的青年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煎熬。可释正孝同,内心富足,甘之如饴。

每天释正孝同都要和寺里的僧人们一起,学习经文、佛法,除此之外,她还在这里接触了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台寺有一家全国唯一的僧人艺术团----广玄艺术团。在这个艺术团中,释正孝同又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重意义。

广玄艺术团不仅教授唱歌、跳舞,还会教授各种乐器。

在这些乐器中,释正孝同最喜欢的就是小提琴。

在之前的生活中,释正孝同终日奔波在家和学校间,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她分身乏术,所以对于这样的机会她也倍感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正孝同练习用的小提琴以及其他僧人所用的乐器,大多数都是香客们捐赠而得,所以他们格外珍惜,把乐器养护地很好。

对于僧人来说,学习乐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释正孝同本身有学习的基础,所以她学习的速度很快,并且因为本身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她同时也担任着主持的工作。

她总是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帮助别人,把自己的笔记借给别人抄写,别人听不懂的旋律,她就一遍一遍地去指导,去训练,俨然成了乐团的核心人物。乐团的其他成员也戏称她为广玄艺术团的台柱子。

5

广玄艺术团经常去演出,大部分时候都是义演

由于容貌秀丽,有着出色的主持能力,还拉一手好提琴,释正孝同很快就被众人注意到,并且因为一张照片而走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85高校大学生和比丘尼身份的反差,在让释正孝同走红的同时,也招来了一些质疑。

因为他们的生活和普通大众心目那种清修的生活是反差巨大的,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寺庙生活应该就是念经、打坐,而在天台寺,僧人们可以唱歌、跳舞,还会西洋乐器,在这种喧闹的生活中,僧人们还能静心礼佛吗?这还是修行?

但释正孝同却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禅乐也是种修行和弘法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大众对佛法和佛教更加轻松愉快地接受。也有许多听众在听了他们的表演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练习乐曲的过程中,都是很认真很投入的,享受的是一种在尘世间难得的宁静。

即便是一个很小的音符,他们也要反复打磨,在俗世间,大多数人都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来回奔波,很少有人真正能有这样的大块时间去静心打磨一首乐曲。

而在这里,时间仿佛变慢了,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还有人对男女僧人同台演出,私底下还要一起排练,产生质疑,认为这不符合出家人的清规戒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此,释正孝同是这样解释的,他们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对于男女之间的交流有严格的规定。在台上演出的时候,他们之间不需要太多交流,即便需要交流的时候,也是在3个人及以上的场合,目光低垂,言简意赅地进行说明。

世俗的人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还有人说释正孝同走红之后,下一步应该就是要开始圈钱了。

那么走红之后的释正孝同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所改变呢?

6

确实,释正孝同的走红给天台寺带来了一波流量,有不少香客专程到天台寺来观看他们的演出,还有人要求和她合影。

对于这些,释正孝同都是彬彬有礼地进行接待,为香客们准备斋饭的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忙前忙后,还是原来的释正孝同。

对于内心富足的释正孝同来说,金钱、名利、欲望、质疑不会对她产生任何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还是如往常一样,上午念经、打坐,下午学习声乐、弦乐或者舞蹈。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木鱼声、弦乐声的陪伴下,洒扫,清修。

虽然网络上有各种质疑,比如作为一个985高校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作为女儿,应该陪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还有人对她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如她表现出来的那样幸福表示怀疑。

释正孝同觉得弘扬佛法,让更多人受益,这就是她的功德;对于父母来说,女儿平安喜乐,内心安宁,这就是最大的孝道;对于那些真正出世的人来说,简单平凡、远离红尘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被问及,有没有打算还俗时,出家已经14年的释正孝同说,佛法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信仰,而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她在这种慈悲又安宁的生活中,真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方向,她很想享受当下的生活,弘扬佛法,让更多人能受益,这将是她毕生所求,所以她不会还俗。

而父母也给与了她最大的支持,他们会经常去看望女儿,看到女儿脸上的平静与满足,他们打心底替女儿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每个人只要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且坚定地走下去,谁又能说谁的路是正确的,谁的路是错误的呢?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妄自揣测别人的意图,试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给别人。

如人饮水,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