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宁区本次机构合并重组,正跨出从“物理合并”到“化学合并”的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正式迁入临新路268弄16号楼。这意味着,长宁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完成疾控(卫监)机构的重新组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长宁区委书记张伟和市卫健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张浩共同揭牌,并挥锹铲土栽种“疾控树”。

长宁区本次机构合并重组,正跨出从“物理合并”到“化学合并”的重要一步。搬迁至新园区后,不仅有效推动行政层面的内涵建设,更在相关硬件设施等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人、财、物支持。

据悉,长宁疾控(卫监)启用后,将在智慧化监测预警网络、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双随机监督检查、数字化综合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体现出专业水平,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并力争在全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希望从新起点出发,锚定总体目标,融入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在疫情期间建立起来的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守住底线、稳中求进。”副区长顾洁燕表示。

长期以来,长宁疾控和卫监在守护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和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20年,率先发现上海市首例输入性新冠病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了疫情传播,为全市有效防控积累经验;2021年,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探索出“一查二扩三扫四强化”的长宁工作模式;在病原体检测上,曾成功分离北半球第一株甲型流感病毒H3亚型鸡胚株,被选为全国疫苗株和标准株。卫生监督模式也不断创新,在全市首创“一证多址”,推进生活饮用水“扫码知卫生”品牌建设等。中心主任赵文穗介绍,“更有技术、更规范、更有力度”,将成为新机构的发展目标。如加快建设系统集成、智能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重点提升新发、罕见传染病等病原体检测识别能力;探索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疾病管理和综合干预模式;拓展智慧卫监场景应用,提升数字化综合监管能力等。

中心党总支书记陈丕栋介绍,新机构成立后,将发挥“1+1>2”的作用,在传染病监测预警、实验室检验检测、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执法效能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切实形成体制健全、机制顺畅、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

“既要做好内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职能的融合,还要在医防融合、医防协同中继续发挥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龙头引领的作用。”张浩表示,期待中心继续发挥区位特点及在新发、再发、输入性传染病防控中一贯的良好表现,以及在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中主力军的作用,为实现上海建成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目标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