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新墙河阵地,机枪手曹锡发现离自己200公尺,一架重机枪歪在尸体旁,他爬过去架起重机枪,100多日军以为阵地无活人,蜂拥而来。
在长沙会战的硝烟中,一个普通士兵的英勇事迹永远改变了战争的进程。这个名叫曹锡的年轻人,用一己之力击退了500多名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传奇人物。然而,他的故事并非从胜利开始,而是源于一场看似必败的战斗。
1939年9月22日,长沙保卫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新墙河畔的王街坊阵地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这个位于长沙东北方向的战略要地,是日军渡过新墙河后进攻长沙的必经之路。根据战后统计,日军在这次进攻中投入了近两万人的兵力,其中包括精锐的第6师团和第3师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军进攻前夕,曹锡和他的战友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他们检查武器弹药,加固防御工事,甚至在阵地周围布置了简易的地雷。曹锡还特意将12颗手雷连接在一起,埋在阵地外围,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后来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凌晨时分,日军的炮击突然开始。50多门大炮不间断地向中国守军阵地倾泻火力,整整三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将这片土地彻底化为焦土。炮弹在阵地上爆炸,泥土和碎石四处飞溅,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面对如此绝境,曹锡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他暗自发誓,就算只剩一己之力,也要与日寇血战到底,誓与阵地共存亡。这个决定,成为了改变战局的转折点。
就在这时,河对岸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曹锡警觉地抬起头,看到一群日本兵正在渡河。他们显然以为这个阵地已经无人防守,正准备长驱直入。曹锡迅速行动起来,他抱着轻机枪,躲在一个还算完整的掩体后面,静静等待日军进入射程。
当第一波日军冲到距离阵地不到50米的地方时,曹锡猛地站起身来,扣动了扳机。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收割了几十条日本兵的生命。日军显然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凶猛的反击,顿时惊慌失措,仓皇后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军很快就组织起了第二波进攻,这一次他们采取了分散突进的战术,企图分散曹锡的火力。曹锡沉着冷静,抓住每一个射击的机会,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一一击毙。就这样,日军接连发动了6波进攻,每一次都被曹锡以一己之力击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锡手中的轻机枪已经发烫,紧握枪柄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的射击而疼痛颤抖。就在这危急时刻,他的余光瞥见了不远处一具尸体旁静静躺着的一挺重机枪。他知道,如果能够得到那挺重机枪,就能大大增加自己的火力。但是,那意味着他必须冒着巨大的风险,在枪林弹雨中爬行将近200米。
曹锡深吸一口气,毅然决定冒险一搏。他放下轻机枪,趴下身子,开始向重机枪的方向艰难地爬去。日军的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泥土不断被打得飞溅。曹锡的心跳如擂鼓,每一秒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终于,曹锡成功抵达重机枪旁。他迅速检查了一下,发现机枪完好无损,弹药也很充足。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日军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曹锡深吸一口气,架起重机枪,果断扣动了扳机。重机枪的咆哮声响彻云霄,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将一排排日军收割。日军的进攻阵型瞬间崩溃,但曹锡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扣动着扳机,直到最后一个日本兵倒下。
眼看正面进攻难以奏效,狡猾的日军开始使用毒气弹。随着一声闷响,刺鼻的毒气开始在阵地上蔓延。曹锡立即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布,用河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这个生存技巧曾多次救他于危难之中。当毒气终于散去时,曹锡发现几十名日军已经悄悄潜入了阵地。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拉响了早已准备好的手雷,轰隆一声巨响后,又有数十名日军倒在了血泊中。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夜幕降临时,增援部队终于赶到。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曹锡的阵地前,竟然横七竖八地躺着数百具日军尸体!而曹锡本人,则是浑身浴血地站在阵地中央,手中的重机枪还在冒着青烟。
据后来的统计,在这场战斗中,日军先后投入了近3000人的兵力,而曹锡一人就击毙、击伤了500多名敌军,创造了抗日战争中以寡敌众的奇迹。这一战不仅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企图,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锡的事迹很快在部队中传开,许多人都不敢相信,一个普通的机枪手竟然能以一己之力歼灭如此多的敌人。当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时候,曹锡却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没有什么,看到了鬼子也不能不打呀。"
这场战斗后,曹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激励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典范。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39年底到1940年初,就有超过100万份报纸刊登了曹锡的英雄事迹,极大地提振了全国抗战的信心。
曹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普通人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鼓舞了无数中国军民,更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这种不畏强敌、誓死抵抗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来源:人民网--《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诞生的“中国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