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常胜将军也有败绩的时刻。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由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屡创佳绩,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中连续取胜,常以整个军整个师的规模歼灭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特别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成功全歼被誉为御林军的整编74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响应毛泽东的外线作战策略,华东野战军将部队分为三路:叶飞和陶勇带领一、四纵队进攻鲁南,陈士榘和唐亮率领三个纵队进攻鲁西,而陈毅和粟裕则带领五个纵队向鲁中进发。

见到这种情况,蒋介石立即调动包括第五军在内的七个整编师追击叶陶、陈唐五个纵队,而范汉杰则率领包括11师在内的四个整编师固守,专门对付陈粟大军。

陈毅、粟裕及谭震林等将领认为,蒋介石的主攻方向已被瓦解,认为鲁中的国民党军不久将撤退。因此,他们决定趁胜追击,打一个更大的胜仗,将目标定在了和74师同样属于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11师上。

然而战争最忌讳轻敌和急躁,这一点连粟裕这样的常胜将军也难以避免。对敌情的过分乐观,让粟裕在几个月前围歼74师时使用了9个纵队,而这次对11师却只派出了5个纵队,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华野部队更倾向于将国民党的俘虏转化为“解放战士”。相较于我军的基层军官和士兵,国民党的士兵在战术经验、土木工程和炮术等方面更为精通。普通的国民党士兵在我军中甚至能够担任排长,有时还有前国民党军的机枪兵指导我军的连长作战。

通过吸收“解放战士”,不仅能够扩充部队,还能增强战斗力,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策。尤其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俘虏,更是非常受欢迎。

孟良崮战役后,我军俘获了原74师的2万名官兵。战后,陈毅打破常规决定不轻易放走这些俘虏。自红军时期起,我军对待俘虏一直采取自愿原则,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留下的则给予路费让其回家。但对于74师的官兵,陈毅认为不应轻易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