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华闻之声特约评论员 上官东)近日,有媒体报道说“一33岁女子饿死在西安出租屋”。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是自媒体又在炒作流量。不过随着官媒的跟进,此事已经被证实。首发媒体也专门发文说,是为了对死者的尊重,所以删除了稿件。

梳理报道,去世女子出生于1991年,宁夏西海固人,北京某211大学毕业。毕业以后从来没有工作过,屡次以第一名通过公务员笔试,最后总在面试关口止步。屡败屡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起来,又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对未来失去希望,止步了她的人生。其实,核心原因是对公务员人生的渴望走火入魔,并因最终梦想破灭而崩溃。但由她的艰难出生开始,如果顺利上岸了公务员,这很有可能又会是另外一个励志故事。

宁夏西海固是个什么地方?百度百科描述如下:

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黄土高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

外界并不知道她的家庭背景和状况,但由她十年考公,屡次笔试第一而没能上岸来看,她并没有一个优势家庭作为倚靠。

西海固,这样一个国家级挂牌贫困山区家庭的孩子,能够考上北京211大学,可以想见她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艰辛。也可以想见她背后家庭供她读书,供他十年备考公务员的不容易,还有对她抱有的希望。

不过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由她十年没有工作,却可以在西安租住公寓备考的经济状况来看,媒体报道说是“饿死”,应该是她自己去意已决的决定。而不是有人猜测的,没有钱吃饭而“饿死”了。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同学,上大学后很多人都以“开笼放雀”的心态对待,只有她仍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考心态,不社交,不旅游,不娱乐,学习成绩长期名列前茅。但死读书后,她也失去了大学期间必须掌握的其他能力。

校招的时候,所有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只有她名落孙山。最后还是在学校的积极推荐下,被一家与她毕业成绩非常不匹配的单位勉强接受。这样的,说实话,已经与社会脱节。就是读到博士,又能如何呢?人有社会属性,就是纯粹的科研也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社会能力。

说回这名在西安的西海固女子吧。

大学毕业后,从来没有工作过,整整十年如一日就为考公。这放在常人来说,坚持个二三年就已经算是执着了吧?十年寒暑那可是由初中、高中到大学本科再来一次的一个循环。有人说,她为什么就不能先找个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考公呢?骑驴找马不也是很多人寻求人生和收入进步的方式吗?可惜,她没有这样做,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做除公务员之外的其他工作。

以此,在长期极度压抑下的成长和屡次考公失败的心理影响下,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件事情,扮演了那根最后的稻草,压垮了她最后的希望和心理防线。从而走上人生死路。

正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一心向往上层社会,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但连基本的入门门票——秀才的身份都没有。纵然“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字有好几种写法,那又有什么用处呢?时刻强调自己是读书人,甚至被别人戏弄,还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如果说,“官本位”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思想是孔乙己最终走上死路的原因?那这就是,另一名当代孔乙己的陨落。

责任编辑:胡宇春

同步分发华闻之声公众号、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聚合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