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自己的原配,郭沫若觉得有几分对不起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洞房花烛夜直接离开,之后又抛弃日本妻子

郭沫若的原配叫张琼华,她的婚姻遵从了那个时代的特色——父母包办,父母为她选择的对象是郭沫若。

对于张琼华而言,父母包办也没什么,因为她对自己的婚姻没有多少设想,她能够保证的是,成婚后她会当一名合格的妻子。但是,郭沫若的想法和她大相径庭,郭沫若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男子,他你年少轻狂,一身抱负都未曾实现,更何况,他还是旧礼教的坚决发对者,得知父母为自己定下婚事后,他也想过反抗,但是,他反驳不了父母,所以,他直接将这一腔怒火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二人的想法不在同一频道,张琼华得过且过,而郭沫若在还未见到她的前提下就已经将她视作“敌人”,如此一来,两人注定悲剧收场,在这之前,郭沫若也未曾去思考,张琼华也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

洞房当天,郭沫若远远地注视着自己的妻子,将她上下打量一番,眼神定在一处后再也没有挪动半分,原因无他,他的新婚妻子的裙子下面,居然是一双尖尖小小的三寸金莲,他一个追求新思想的男人的妻子竟然是一个缠足的女子。

郭沫若只觉得一头冷水兜头将自己从头浇到脚上,这一刻,他清醒的知道,自己不会对这位妻子产生任何的感情,虽然张琼华也是三寸金莲的受害者,但是,郭沫若并不在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心里不耐烦,但还是照着习俗给张琼华揭开了盖头,在烛火之下,郭沫若发现张琼华相貌平平,眼睛里也没有多少神采,更多的是旧式女人特有的隐忍,而这恰恰是郭沫若所不喜的地方。

张琼华没想到,自己的新生活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终结在这个洞房花烛夜。

自己的新婚丈夫郭沫若在给自己掀完盖头后,竟然直接离开了新房,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结婚的第五天,郭沫若家里还有新婚的样子,但是,郭沫若已经离开了家里,背着自己的行囊,彻底逃避了自己的妻子,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郭沫若杳无音信,张琼华过起了名存实亡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郭沫若前往日本留学,而张琼华则留在老家照顾郭家的公婆,日子就这样一日日的过去了。

郭沫若离开之后,内心始终思考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至于他的新婚妻子,郭家已经给了他结果:张琼华生是郭家的人,死是郭家的鬼,所以,郭沫若不用想离婚这件事了。

离开后,郭沫若也曾给张琼华写信,表示自己已经不埋怨张琼华了,希望她也不要埋怨自己,可怜她只能一辈子待在他家,他却不能解救她半分。

张琼华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打击后,她已经完全屈从于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却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对方是日本姑娘佐藤富子,他对佐藤富子一见钟情,之后就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佐藤富子出身于书香世家,得知她和一个中国人谈恋爱后,进行了强烈的反对,为了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佐藤富子选择和家人决裂,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

两人在一块后,郭沫若还亲自为佐藤富子取了一个名字——安娜。

安娜之于郭沫若可谓是灵感缪斯,在这段日子里,郭沫若灵感爆发,写出了很多的诗歌,安娜和郭沫若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她为郭沫若生下5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娜和张琼华相比是幸运一点的,最起码还有孩子陪着她,但是,他们也是同样不幸的,因为后来郭沫若一心回国,将她和孩子们一起留在了日本。郭沫若回国后,安娜的日子急转直下,她为了郭沫若已经和父母决裂,但是她得一个人照顾那么多的孩子,再加上她的名声受到了影响,所以日子举步维艰。

面对外界的质疑,安娜不予理会,因为在她看来,郭沫若只是暂时地离开,到时候还会回来的,后来,新中国成立,安娜再也等不及了,干脆带着孩子来到了中国,然而,此时的郭沫若已经和于立群成婚,他不愿意接受安娜,此后,安娜再也没有回到日本,而是转头加入了中国国籍,度过了自己堪称凄楚的后半生。

这个于立群又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带着于立群衣锦还乡,张琼华卑微到尘埃里

于立群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十四岁那年,她在北京考进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随后孤身一人前往上海。

后来,在邓颖超的介绍下,于立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共同战斗的过程中,成为了战友,最后还走在了一起。

对于两人的结合,曾有人说道:

郭老和于立群的结合,更便于他在特定环境中的战斗......希望把中华民族血脉的后代留给被血染的祖国。

于立群和郭沫若共同生活之初,因为缺少生活经验,所以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将儿子生下来后,因为不会做衣服,于是她直接买了一块布,将儿子放在布上照着儿子的体形进行了剪裁。不过,她后来也学会了很多的生活技能,从做衣服到做鞋子,可谓是样样精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于立群在一起的日子里,郭沫若在重庆时期创作出很多的作品,这些都在抗战和反蒋的斗争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郭沫若离家三十年后,可谓是衣锦还乡,这还是张琼华平生唯二见到自己的丈夫,只是,此时的他身旁已经有了一个年轻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子于立群,张琼华看了看光鲜亮丽的于立群,再看看形容枯槁,一脸皱纹,如同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只觉得万分自卑。

看着只比自己小两岁的郭沫若依旧风流倜傥,张琼华已经彻底卑微到尘埃里。

在郭沫若不在的日子里,张琼华一直操办着郭家的一切,这些都耗费了她大量的心神,郭家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郭沫若回来后就将张琼华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他们,听到这些后,郭沫若当着众人的面,朝着张琼华九十度鞠躬致谢,感谢她为郭家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郭沫若这次回乡,只做了短暂的停留,之后又一次头也不回的离开。

1963年,郭沫若将张琼华邀请到北京做客,也算是间接的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弥补,张琼华一生无子,独守了空房68年,但是,张琼华一直自力更生,没有打算朝郭沫若伸手,一直到她走投无路,才向郭沫若伸手求助,郭沫若每个月给她寄15元,后来物价涨了,这份钱也多了起来,每次收到一笔钱,张琼华都会给郭沫若写一封回信,郭沫若能看出来,她对于他给予的东西,依旧带有受宠若惊。

和张琼华相比,于立群和郭沫若生活幸福,或许,于立群确实是郭沫若心中想要的妻子的模样。

于立群长相优越,腹有诗书气自华,成婚后又习得一手好厨艺,每次他带着朋友到家里做客吃饭,她的好厨艺都会被大家交口称赞。就连周恩来都常常说:小于做的饭好吃,小于很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党组织考虑到郭沫若著作的出版和他们家经济困难,便帮助于立群创办了群益出版社,后来出版社的经费出现了困难,于是,于立群又将幼稚园停办后的余款,都转到了出版社。

三年后,郭沫若被邀请去苏联,参加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苏联访问五十天,为此,于立群还为丈夫的出国筹借了经费,收拾好了行装,还将来访的朋友们都招呼好。

于立群不是简单的家庭主妇,她不但学习俄语,读政治经济学,还写了散文,在报刊上发表,她参加妇女联谊会......而这些都不是张琼华能应付的来的。

甚至可以说,郭沫若的成功也有于立群的一份功劳,倘若没有她忙里忙外,做他背后的女人,或许,他的创作不会这么的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文说到,周总理和郭沫若的关系不错,其实,毛主席和郭沫若的关系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毅然决然的从日本回到了祖国,之后他又一直想要奔赴延安,和毛主席等同志见面,可惜,当时他在国民党统治区,这个愿望没有办法实现。

1945年,抗日胜利后,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前往重庆谈判,郭沫若怀着激动的心情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两人见面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之后他看到毛主席的手上没有手表,便直接将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摘下来送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份礼物,毛主席非常珍视,还多次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能丢了这块表,也不能让别人拿去。这块表修过,表带也换过,但是,但是,毛主席生前一直戴着,可见他和郭沫若之间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