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后北洋军阀群雄争霸,他们相互征战,抢夺地盘,其政局变化更迭,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阎锡山自辛亥革命起任山西都督以来,稳握晋地大权达38年之久,他可谓是民国旧军阀中最成功的一个人。但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不合格调的外号,大家称他为“阎老西”。意指他这个人出手小气,做事算计较为吝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在中原大战期间阎锡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议结束之时,阎锡山望向窗外,他说正值良辰美景,为何不畅饮一场,喝个痛快!此时部下议论纷纷,大家深知大帅向来是能省则省,怎会轻易请客,他们自然是满心欢喜的期待着看到满桌菜肴。等了些时,迟迟不见一盘盘的美味佳肴,只见阎锡山抱上一壶山西老酒,下人送来一盘醋溜豆芽和一碟花生米。这时阎锡山说道“咱们的晚宴不是为了吃饱吃好,而是为了联络我们之间的情感,让各位以后的联系更紧密。既然这样,我提议大家共用一个碗喝酒,一双筷吃饭!大家的情感更浓烈更真挚!”说着他便自己端起一碗土酒先干为敬。部下一看这情形,深知今晚就只有豆芽花生米了,那也没法,十几个老将夹根豆芽喝口酒地联络起了情感。

这个小故事是大家饭后闲谈的笑料,阎老西的名号也就在大家口口相传中传播开来。阎锡山素有山西土皇帝之称,想必是家缠万贯,大家肯定会心生疑惑,他为何却对部下如此吝啬。其实,他对自己比对他人狠千倍万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的早饭按常理来说就是一碗稀饭,并无其他配菜。据下人回忆,某次他准备收拾碗筷时,突然被叫住。原来阎锡山三口就将稀饭喝完,发现碗边还留着一粒米粒,他非要把碗拿回来将米粒舔干净才可拿去清洗。下人看到这一幕很是费解,“老爷您可是全省督军,何必在乎这碗边的一粒米呢?”阎锡山听到后怒斥道“粒粒皆辛苦,你可知道这一粒米要付出多少!”刚才言语中充斥着讥讽和不屑的下人现在恍然大悟,连忙收拾碗筷。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一向吝啬的阎锡山竟然在教育事业方面花了大价钱。阎锡山从国外留学回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小有成效,因此他被称为民国教育的典范。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让山西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兴办大量学校,率先在全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山西省的孩子来学校读书前四年都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每年还可以领取一身校服、一双皮鞋。这样惠民的政策使得山西省成为学生入学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截至1916年,山西每万人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多达290名,位列全省第一。从1924年起,山西省小学生入学率每年都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山西的义务教育在民国时期可谓是创造了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9年6月阎锡山开办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并立下规定:凡考入本院校的学生一律不收学费以及学生的制服、食宿等费用,全部由学校提供。在阎锡山看来,其他地方的钱都能省,只有教育不能省。因为做教育是第一件积德的事情,为教育投资是决不可吝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