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黄亚辉 冯文彦

嘉陵江川流不息,绕过重庆市北碚区水土街道,街巷里飘来一阵皮黄之音。青石台阶上,一老一少朝着声音源头走去,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放声大笑,在夕阳的金辉下,行走的影子拉出一道长长的弧线。

老人叫潘承礼,今年87岁,朋友都叫他“戏痴”。“从小就跟着家里长辈四处看戏,真的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一腔情。”潘承礼说:“年轻的时候当过船工,只要听到岸上有川剧看,饭都不吃也要凑上岸。”悠悠江水上,飘来的戏音,帮他消解了漂泊的辛苦和无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下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演出。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青年是郑森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巧的是,他的同学也叫他“戏痴”。课余时间,他喜欢往川剧舞台边扎,不论是剧团还是自乐班,只要是唱得出腔的,他都能叫得上戏名,“川剧是一条河流,流过的是整个川渝的精神。”郑森木笑着说,语气成熟稳重。

二人结伴而行,找寻的是“水土川剧座唱”,天南地北的好友每周在这里相聚。从沙坪坝区赶来的80岁爷爷扯起西皮,乌拉拉,全场静默,从渝北区赶来的60岁奶奶亮出变脸,齐刷刷,掌声雷动。一场座唱,成了中老年人消遣时光,享受生活的重要仪式。

为什么大家不顾路远,要起早相聚水土街道呢?

“简单地说,就是水土街道的川剧氛围好。”郑森木对川剧的发展颇为了解,在他的讲述中了解到,水土川剧底蕴夯实,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水土川剧就已形成“逢一开唱、逢唱必演”的惯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台下方,琴师忘情地演奏配乐。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同时,近年来,随着现代文艺的进场,大众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川剧发展面临着“小众化”的困境,为进一步顺应时代之变、大众之需,水土街道多措并举推动川剧发展,加强川剧传承。

“用有限的资金提供硬件支持是基础,用真心聚拢川剧爱好者,让原汁原味的川剧留在水土,进而走向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愿景。”水土街道宣传统战委员成渝介绍,街道全力改善川剧座唱场地条件,为川剧班提供约150平方米表演场地,累计投入30余万元购买服装道具、乐器、音响等设备。还多渠道、全方位搭建推介平台,鼓励、引导水土川剧积极参加商演,打通传统剧目走向市场的渠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服饰华美、乐器齐备,又有收入支撑,这让水土业余川剧团团长刘永兰开心不已,她说:“水土街道给我们支持力度很大,这种对传统瑰宝的真心让我们这些老演员感动不已,所以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坚持在一线,希望能把‘老腔老调’一直唱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刘永兰嘴里的“老腔老调”,就是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演绎,水土街道在这方面下了“硬功夫”。成渝介绍,街道支持剧本创作扶持力度,设立剧本创作专项经费,鼓励辖区川剧爱好者创作剧本的积极性、主动性,相继推出《人间好》《贵妃醉酒》《女儿情》《彩船歌舞》等20余个优秀剧本。

优秀剧本在座唱会上亮相,《长生殿》《八郎回营》《思凡》等保留曲目一一上演,底下的观众看得入神,一时忘了时间,乐器收拾好后,大伙还聚在一起,为戏中人感慨、为戏外事动情。

“咱们这些个老演员慢慢也唱不动了,啥时候能看到年轻演员、观众多起来就好了。”一个戏迷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江云顶小学川剧社团延时课堂,川剧艺术家为学生示范教学。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街道2022年联合两江云顶小学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邀请北碚区曲艺家协会川剧艺术家每周到校为30余名学生示范教学,增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成渝和现场的戏迷交流,“孩子们了解川剧,学习川剧,咱们川剧的这把火就不会熄灭。”

“在街道的支持下,我们每周二或周五都会邀请专业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两江云顶小学书记、校长江义玲认为,这样的措施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可。

不仅如此,在水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每年水土川剧参加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年受益人数约8000余人次,街道在打造“川剧座唱”这一品牌的同时,不定期免费开设“川剧鉴赏”课堂,让居民在听戏、赏戏中爱上川剧这门传统文化艺术,使看戏、评戏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