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大理独有的人文魅力和发展优势。大理也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等多顶桂冠。我们的节目将陆续带大家走进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南诏德化碑、喜洲白族古建筑群等地,探寻“文献名邦”的深厚文化底蕴。本期《大理视点》一起去看大理名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和城遗址地处滇西横断山脉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间的东西向冲积扇缓坡上,城西起苍山佛顶峰东麓,东至洱海滨,整个遗址西高东低,西陡东缓,其间亭溟溪穿流而过注入洱海。如今,在南诏太和城遗址,历史上所记载的王城,早已不见当年的宫室、宅院和街道,目前尚存的遗迹唯有南北城墙、金刚城和南诏德化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和城遗址是我们国家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和故宫、长城一批入选的,可见太和城遗址的重要性。太和城遗址是南诏早期的王城遗址,公元738年到公元779年,南诏国打败了周边的五诏、统一了六诏以后,建都就建到了这个地方。当时公布的名称就是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那说明南诏德化碑也就是太和城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理市文物管理所王东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诏德化碑是云南第一大唐碑,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碑高4米。今天我们还能看得到这通碑矗立在这里,其实它还有几个小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三李护碑’:第一个是李元阳,他是明代大理有名的学者,他在修订《云南万历通志》的时候把这通碑的碑文收进去了;第二个是李晓园,清嘉庆时期的迤西路道台,他把这块碑立起来,并建了一个小的碑亭,对它进行保护;第三个是民国时期的李根源,腾冲人,他来到这里发现碑亭十分破旧,他又重新修了一个碑亭。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通碑,其实是多代历史学家和经史学家共同努力保护的结果。”王东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诏德化碑

来到南诏德化碑下,可以看到部分的文字,但是因为剥蚀现象较为严重,现在能辨识的仅700余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文字内容,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个部分说南诏是在巍山的蒙舍诏,是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了洱海周边的五诏,建立了南诏政权。第二部分是说唐王朝在后面对它进行了羁縻之治,有姚安都督府,安宁都督府等对它进行控制,因奸臣当道,在公元751年和754年发生了两次天宝战争。这段史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之一。在这通碑的中间,它就说,‘我祖上侍奉中华,我不得已而叛它,如果后世荣归之,唐使来到这通碑面前就知道我的心迹了’。所以这也是我们边疆民族渴望统一,是民族团结的一块丰碑,因为本来南诏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建立的政权。这通碑同时也记载了南诏在统一六诏以后,东拓西扩,建立了南诏的版图,南诏的版图要比现在我们云南省的面积要大,在最后的一段,主要是歌颂阁罗凤的文治武功。”王东介绍说,“碑阴主要是职官题名,对于我们研究南诏的官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诏德化碑史料清晰,文字优美,书法价值高,除了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今,南诏陈迹已如烟,而矗立着的南诏德化碑,那令人荡气回肠的碑文,凿凿印证着南诏雄霸一方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月街古街场上,耸立着一块巍峨的丰碑,在大理苍山脚下显得格外伟岸,这就是元世祖平云南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世祖平云南碑立于1304年,今年恰好是立碑的720周年,这通碑是我们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东说,“我们可以看到这通碑分为三个部分,碑额、碑身和碑座。碑额是大理石做的一个圆顶,上面是双龙,中间写着‘世祖皇帝平云南碑’,中间的碑文又分为上下两段,中间用银锭榫作为衔接,我们推测这通碑石非常难寻,可能当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断了,所以在当时就用银锭榫把它嵌成完整的一通碑,在刻碑的时候就分为上石和下石,上石共有30行字,每行21个字,下石有28行,每行26个字,全碑碑文1300字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通碑之所以立在三月街古街场上,是因为它在茶马古道旁,也就是当时的南北通衢,让来往的游客、商人都可以看得到这通碑。王东说:“这通碑在云南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大观楼长联里面,孙髯翁先生提到了云南比较重要的几个典故,其中就有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和元跨革囊,这通碑清晰地记录了元跨革囊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碑文的具体内容,王东说:“这通碑分为上下两段,所以和一般的碑刻情况不一样,它不是上下通读的,上石是一个内容,下石是一个内容。上石主要讲了忽必烈当时作为王弟率军来攻打云南,统一了云南全境的过程,这里面就提到了渡金沙江的时候,是跨革囊而渡江,统一了岭南全境。下石主要说的是忽必烈的文治武功,这通碑当时记述的历史主要讲的是1253年到1254年的这个过程,但是立碑的时候是1304年,这个时候忽必烈已经不在了,当时云南省的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参与立碑,说他们当时做的这些事情是丰功伟绩,但是不为众人所知,所以才建了这通碑。碑文是由当时非常有名的翰林院大学士陈文海撰写,这通碑身下面是龙的九子之一赑屃。”

元世祖平云南碑

“这通碑史实清楚、文辞典雅,记述了云南省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版图,成为了元代的十个行省之一,所以这通碑可以说是团结的丰碑。”王东说,“在远处看这通碑非常完整,但我们从近处看,看得到它修补的痕迹。按照文物的可识别原则来说,什么地方是碑的原状,什么地方是后面补修的,大家来到近处的话,可以清晰看得到。通过几代人的整理,留下来了完整的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理诸多的文化积淀中,碑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星罗棋布般散落在苍山洱海之间,它们是大理古代资料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大理古代碑刻,从汉晋时期到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均有大量遗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它们屹立在苍洱之间,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记者:大理视点节目组

编辑:杨丹妮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

文明城市建设我知道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行为有哪些?

遵规守纪 文明有序,节约低碳、绿色时尚,文明出行、共树新风,积德行善、正气弘扬,守望相助、邻里和睦,医患齐心、健康同行,尊师重教、厚德育才,公共卫生、人人尽责。

 “文献名邦”里的瑰宝——大理名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文献名邦”里的瑰宝——大理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