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8年10月下旬,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作战,辽沈战役接近尾声。

10月31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乘坐的专机从沈阳机场出发,匆匆飞抵北平。此时,离沈阳全城解放还有两天。

当正在北平遥控东北战事的蒋介石得知专机上只有卫立煌一人时,立即命令空军:再派一架飞机去沈阳——还有一个人留在沈阳,必须将他接回来

第二天上午,这架从北平飞来的飞机到达沈阳上空。然而此时,人民解放军已经攻破沈阳城,飞行员看到情况有变,未敢降落,只能掉头返回北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谁让蒋介石如此“牵挂”,专门派飞机去接?此人又为何不与卫立煌一起离开沈阳?本篇文章,作者将一一为您揭开谜底……

01.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这个让蒋介石“牵肠挂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曾经的侍从副官陈修和,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堂弟——共和国元帅陈毅。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川乐至陈家,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身为长房长孙的陈修和长到上学年龄时,家族中的兄弟姐妹已经有十来个了。

小孩子之间,年龄如果相差太大,通常是玩不到一起去的。因此,常年与陈修和在一起玩的,只有排在前面的几个兄弟,而比陈修和小4岁的陈毅,正是这几个兄弟中的“尾巴”。

陈家有着“耕读传家”的祖训,对读书非常重视,为了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长辈们想出了一个点子——特别优待爱上学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中)、陈修和(右一)兄弟五人在上海

在长辈们的鼓励下,天资聪颖的陈修和与陈毅成为家族希望的寄托,两人相继考入四川高等工业学校和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后来,陈毅和胞兄陈孟熙考进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并获得官费赴法留学的机会,而本欲一同出国的陈修和,最后因旅费不足放弃了留学,在国内找了份工作,挣钱资助两个堂弟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反帝、反封建热情高涨,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参加革命,力图为国家的自强和民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留法归来的陈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实业救国”梦想破裂的陈修和意识到,不推翻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自己一身的专业技能将无用武之地,遂与堂弟陈孟熙一同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几经周折,陈修和与陈孟熙终于如愿以偿,成为黄埔军校炮科第五期学员

在黄埔军校当学员时,陈修和还有另一个身份——补习辅导教员。原来,当时黄埔军校要学习新式武器的构造和应用,对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知识有较高要求,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对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进行补习。由于教员匮乏,毕业于四川高等工业学校的陈修和从学生中脱颖而出,当起了同窗们的文化辅导教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身为国民党党员的陈修和感到政治的风云变幻太难于捉摸,决心以自己的专业长技报效国家,于是前往上海兵工厂工作。

当时,身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为了表示对黄埔学员的重视,以及加强与各届学生的联络,决定从黄埔早期的学员中每期推举一名优秀的学员当自己的侍从副官。

1927年底,陈修和被黄埔五期的学员们推举为蒋介石的侍从副官。当得知陈修和在军工方面学有专长后,蒋介石对陈青睐有加

当时国民党的大量武器装备主要靠南京和上海两个兵工厂生产,而在黄埔早期的学员中,懂军事、会打仗的人才多得很,但精通军工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寥若晨星,蒋介石考虑到这一点,将身边的陈修和调出军队,派往上海兵工厂工作。

陈修和在上海兵工厂一干就是五年,期间考察了全国多地兵工厂的情况。深入了解了中国兵工界的发展状况后,他向蒋介石提交了系统改进中国兵器制造及兵工教育的意见书,蒋介石对此非常重视。

1932年,蒋介石派陈修和前往法国学习兵工。留学期间,陈修和全面了解了欧洲兵器制造的情况,考察了当时英、法、德等国著名的兵工厂。四年后,他毕业回国,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高级兵工管理人才蒋介石因此对他更为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02.掩护陈毅

1929年盛夏的一天,上海热浪滚滚。陈修和正在家中看书,突然,在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政治部当主任的堂弟陈孟熙兴冲冲地推开了房门,进屋后又神神秘秘地告诉他:“大哥,好消息,五弟来信了,说他要来上海,让我们去接他。”

“真的吗?”陈修和心中一阵喜悦:上一次和五弟陈毅相见,还是在两年前的武汉,革命年代,腥风血雨,五弟又是共产党,如今得知他安然无恙地活着真是太好了!

但惊喜之余,陈修和又开始担忧:近期上海政治环境残酷,彭湃、颜昌颐、杨殷等共产党人刚刚惨遭捕杀,五弟此时来上海,无异于闯龙潭虎穴。

“我们一定要设法保护他!”陈修和说道。为了确保陈毅的安全,陈修和和陈孟熙仔细商量了一套完整的掩护方案,并化名王根生、王根新,在租界内三马路的新苏旅馆包下一个房间,又给陈毅赶制了一套西装,搞到一枚兵工厂的徽章。

陈毅乘船到达上海后,凭借着哥哥们准备的一身行头,顺利住进了早已安排好的旅馆,并立即向上海地下党发出了联络信号。

陈毅到达上海的第三天,两个哥哥去看他。三人正在闲聊时,忽然进来两个中年男子。

“你们有事吗?”陈孟熙问。

“对不起,我们找错房间了。”两人答道,然后匆匆离开。

两名男子的到来把陈孟熙和陈修和吓得不轻,好在陈毅非常淡定地告诉哥哥,那是上海地下党的同志。

室外,风声正紧,国民党悬赏缉拿陈毅

室内,情意绵长,兄弟仨促膝长谈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修和、陈毅、陈孟熙在上海

有一天,陈毅找到陈修和,说他准备约周恩来到旅馆中长谈,请他设法掩护。陈修和想了想,决定由他和陈孟熙在外间下围棋,让陈毅和周恩来在里间谈话。

当周恩来得知这样的安排后,有些不放心,问陈毅:“你的哥哥可靠吗?”

陈毅对两位兄长充满信心,爽朗地笑着说:“绝对可靠!”

就这样,在陈修和与陈孟熙的掩护下,陈毅和周恩来在旅馆内进行了多次交谈, 讨论了农村武装斗争、党的原则问题、红军的根本任务等。后来,陈毅根据和周恩来的谈话,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并由陈毅带回赣南闽西苏区,这便是著名的“九月来信”。

还有一次,陈修和接到国民党上海党部组织部长冷欣打来的电话,约他和陈孟熙到三马路上的一家川菜馆吃饭。

“冷部长啊,实在抱歉,我有个亲戚来上海看我,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不太好,咱们改天再吃饭吧!”出于谨慎,陈修和这样答道。

“亲戚嘛,又不是外人,一同来好了。”冷欣不由分说地把电话挂了。

陈修和没想到冷欣竟如此“好客”,只能为难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陈毅。陈毅听完,大笑起来:“既然他叫我一同去,那我就去吧。怕啥子嘛,我脑袋上又没写着‘共产党’三个字,我还正想看看他冷欣是个啥子模样呢!”

在餐桌上,冷欣大谈上海地下党如何如何厉害,要陈修和陈孟熙严加防范,陈修和心中为陈毅捏了把冷汗,面上却显得轻松:“那是自然。”而陈毅呢,也如往常一般神态自若,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

冷欣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国民党悬赏缉拿的共产党要人,竟然稳稳当当地和他坐在同一张餐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蒋介石欲让陈修和“策反”陈毅

冬夏更替,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1946年。

这天,正在昆明岳父家中的陈修和接到蒋介石的急电,命他立即前往南京,有要事相商。

接到电报的陈修和一时琢磨不透蒋介石为何要火速召见他,但是,这些年来蒋介石违背全国人民的利益,与人民为敌的丑恶嘴脸已经暴露无遗,不管怎么说,不能被他利用了。

陈修和见到蒋介石后,蒋介石先是假惺惺地寒暄了几句,接着开口问道:“听说你有个弟弟能文能武,非常能干?”

陈修和马上意识到蒋介石说的是陈毅,但他故意岔开话题:“是啊,吾弟陈孟熙少将是个很有前途的军人。”

“不,我说的是共产党的陈毅,听说他也是你的兄弟?”

“是的。”陈修和答道。

“你们关系怎么样?他现在的情况你了解吗?”蒋介石穷追不舍。

“以前我们偶有通信,那时他主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皖南事变后,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了,他最近的情形我也不太清楚。”陈修和从容地答道。

蒋介石沉不住气了,单刀直入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你找机会把我们的情况向他透露透露,我希望你以党国为重,设法把陈毅拉过来,只要他愿意过来,我立即让他当山东省主席兼集团军总司令。

陈修和本来就不希望国共出现枪炮相向的局面,如果真的能利用这个机会,弥合两党争端,促成国共合作,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他说:“校长的意思我可以转达,但陈毅是否接受,我没有把握。

随后,蒋介石派陈修和前往济南绥靖区司令部,随王耀武参加青岛会谈,让他和陈毅面谈。

不过,蒋介石企图利用陈修和与陈毅的兄弟关系,让陈修和“策反”陈毅,从而瓦解共产党武装力量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中共方面没有让陈毅参加青岛会谈,陈修和也就失去了与弟弟陈毅见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陈孟熙、陈修和、陈毅兄弟三人合影

04.蒋介石惊讶、痛心:陈修和为什么不回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的交通线被封锁,要想从国际上进口军火武器,只能通过越南。

在这种情况下,陈修和临危受命,前往大西南地区打通交通线。他奋战在滇越边境,排除法国殖民政府的干扰,利用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线抢运了大量的军火和军用机器设备、材料,为抗战初期的军火供应和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结束后,陈修和被调到沈阳兵工厂,担任90兵工厂总厂长。当他看到昔日偌大的一个兵工企业破败不堪,内心非常沉重,于是尽力在短时间内改造设备,培训员工,又从外厂调拨和购入新设备,恢复了工厂的生产,使该厂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兵工厂。

此后的两年里,他多次建议国共重新谈判,恢复合作,结束内战,但始终不被采纳。

沈阳解放前夕,蒋介石派顾祝同前往沈阳,并向陈修和传达从该厂抽调5000名技术员,以及携带重要设备赴台湾建厂的意向。

陈修和坚决地拒绝了:“我们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恢复生产,我当厂长,只能建设工厂,接受不了破坏工厂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工厂

顾祝同返回南京后,把陈修和的态度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又派出邓文仪到沈阳说服陈修和,并再次下达了破坏兵工厂,迁运走全部机器和技术人员的命令。

陈修和考虑到,“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等将领一直对蒋介石的东北战事部署和指挥非常抵触,他们肯定不会轻易让工厂被毁和迁走的,于是对邓文仪等人说:“我在沈阳,要听卫总司令和熊式辉、陈诚两位主任的命令,没有卫总司令的同意,我不能破坏工厂,你们去同他商量吧!”

果然,在卫立煌的干预下,陈修和顺利地将沈阳兵工厂保留了下来

随着沈阳解放的炮声越来越近,陈修和心中“留下来”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1948年10月31日,蒋介石派专机到沈阳接卫立煌,许多人都劝陈修和一起走,但陈修和一再借故推脱,没有和卫立煌一起走

随后蒋介石再派专机欲接走陈修和,但人民解放军已经攻破了沈阳城,专机只能掉头返回。

就这样,在蒋介石及大部分国民党将领仓皇南逃,乃至最终逃至台湾之时,陈修和留在了沈阳。

当蒋介石得知陈修和最终的选择后,他又是惊讶,又是痛心疾首:“陈修和也不回来了?他为什么不回来,为什么不回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修和

沈阳解放后,朱德总司令请陈修和继续担任兵工厂总厂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陈修和为人民解放军的南下以及全中国的解放,提供了充分的武器弹药

1949年6月,朱总司令派陈修和前往上海,协助陈毅联络那些没有随国民党走的兵工人才。陈修和到上海后,努力工作,很快就联络了几百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团结了大批技术人才

尾声

新中国建立后,陈修和被任命为中央技术管理局副局长,他在高级技术人才的安置、调配、任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2年中央技术管理局撤销,陈修和调任政务院参事,为国家的振兴出谋划策。在担任政务院参事期间,陈修和提出了南水北调、建立三峡工程、根治淮河、北大荒的建设、大连港的利用等多项重要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1998年11月,101岁高龄的陈修和老人因病与世长辞。

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人原名陈世爵,年轻的时候曾给自己取名“陈统”,后来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给自己改名“修和”。

纵观老人的一生,始终致力于祖国统一大治,民生和平幸福,这不正是他的名字“统”“修和”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