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关文》简介

通关文》是清代道士刘一明所著的一部道教经典,该书主要讲述了修炼内丹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是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刘一明,字悟元,号觉照子,是清代著名的内丹学家,也是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在道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通关文》的内容涵盖了道教修炼中的诸多要素,如性命双修、五行生克、八卦原理等,强调了心性修养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的重要性。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如何通过修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如何打通人体内的各种关卡以实现精神与肉体的升华。

此书不仅对于道教修炼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及医学理论的人士也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刘一明在其著作中融合了儒家的心性论、道家的自然观以及佛教的禅定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修炼体系,对于后世道教修炼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通关文》序文

修真大道,窃阴阳,夺造化,了性命,脱生死,为超凡入圣,成仙作祖之大事,非尘世一切草霜水泡,忽有忽无,虚而不实之小事可比。奈何天下道人管窥蠡测,以大事为小事,以小事为大事,重其假而轻其真。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所以古人谓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吾曰:今人学道者如牛毛,闻道者如麟角。何言之?古人闻道者多,而成道者少;今人学道者多,而闻道者少。

今人学道之数,倍於古人学道之数;今人闻道之数,少於古人成道之数。以致今人学道者如牛毛,而闻道者如麟角矣。原其故,皆因学人一身偏病,满腔邪气,所以感不动师友。以故空过岁月,枉劳跋涉怀。

因将所得於师者,尽发泄於阐真、会要、直指、会心、原旨、指南、悟道、破疑等书之内,以结知音,吾愿足矣。然犹恐学者舍近求远,不知先尽自己之事,而即妄想他人之事,因着通关文一书,为学者助一炬之明。

先学个无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达远,庶乎明师得遇,良友得逢,大道可闻。书内节目虽小,关事甚大,言辞虽鄙,益人甚多。虽曰通关,而性命修持之功,无由此步,见者甚勿以节鄙言而弃之。若上智高明之士,原自大路开通,一遇明师,不难得真,通关之功,无所用之也。

嘉庆十七年岁次壬申冬至日

素朴散人自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序文译文

修行之路,涉及阴阳调和,夺取自然界的精华,理解生命的奥秘,脱离生死的循环,这是超凡入圣,成为神仙的重要事业,绝不是世间那些短暂、虚幻的事情所能相比的。然而,天下的道士们常常只看到事物的一隅,把大事看成小事,把小事看成大事,重视表面的东西却忽视了本质。

其实,道并不远离我们,但人们往往因为追求道而远离了生活本身。因此古人说,学道的人像牛毛一样多,但真正成道的人却像麒麟角一样稀少。我说的是,现在学道的人像牛毛一样多,但真正懂得道的人却像麒麟角一样少。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中听到道的人很多,但成道的人很少;而现在学道的人很多,但真正理解道的人很少。

现在学道的人数比古人学道的人数要多得多;但现在理解道的人数却比古人成道的人数还要少。以至于现在学道的人像牛毛一样多,而理解道的人却像麒麟角一样少。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学习的人自身有很多偏见和毛病,满脑子的错误观念,所以无法打动老师和朋友。

因此,我把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写在了《阐真》、《会要》、《直指》、《会心》、《原旨》、《指南》、《悟道》、《破疑》等书中,希望能够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我仍然担心学者们舍近求远,不去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却妄想去干涉别人的事情,因此我写了这本《通关文》,作为给学习者的指引。

首先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这样才能够遇见明师,结交良友,听闻大道。书中的章节虽然很小,但涉及的内容非常重要,语言虽然朴素,但对于人的帮助却很大。

虽然说是通关,但如果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炼,就不可能见到真正的效果。对于那些聪明智慧的人来说,他们本来就是走一条大路,一旦遇到明师,就能得到真理,就不需要这种通关的方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本节重点

1.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并不是远离人群和社会,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体验,通过日常生活来达到修行的目的。

2. "今人学道者如牛毛,闻道者如麟角" 表示虽然很多人在追求道,但是真正能够理解道的人却很少,这提示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 "先学个无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达远" 强调了修行的基础是从自我完善开始,逐步积累,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五, 重点句子讲解

“先学个无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达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然后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不仅是修行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理,即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才能逐渐实现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