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厉害人物,总避免不了被拿来横着比一比。就像咱们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里彭林刘徐粟这几位打仗最厉害的将领,那都是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拿手好戏。我这几天琢磨刘帅的军事经历,发现有一个地方挺让人意外的,是其他几位比不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说说 129 师的编制
官方历史讲起抗战胜利刚开始到解放战争爆发的时候,把 1945 年 8 月至 1946 年 6 月这段日子给定成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不光在政治上是从和平走向对抗的转变,在军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从分散的游击战变成集中的正规化战斗的转变。
在这之前呀,咱分布在各大战略区的正规军,没啥特别强的集中、机动还有大规模作战的能耐。
大体上靠着根据地,边打仗边建设边变强,跟那时世界军事强国的正规水平差得可不少。
别说是美苏英法那些强国的军队啦,就算跟国民党军比,那也差得老远呢。
不过这可不是说就没人朝着正规化使劲儿了,刘帅就是那少得可怜的代表人物当中的一个。
甭提理论,先来讲讲一个感受。
1937 年 8 月八路军正式成军啦,包括后来的新四军,那他们正规部队的主要编制到底是啥?是旅呀,还是支队,或者大队、军区、纵队?这些各种各样的名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上下级关系?
要是不做一番系统的研究,恐怕很难把这事儿说明白喽。
这跟解放战争那时候各大野战军那种清晰明了、方便好记,层级分明的野战军—兵团—纵队—师,可是大不一样啦!
为啥八路军不依照那种好记又通用的编制来组织部队呀?这里头有两个缘由。
一是蒋介石不给安排编制呀。
八路军是按 3 师、6 旅、12 团来编制的,别的部队人家不认,军饷、粮秣还有装备也不给发。可实际上抗战那会子,国民政府总共也没发多少钱粮,咱压根也没指望靠这个!
就这么点儿兵力,根本没法完成艰巨的抗日任务,得扩充人手。扩充了放哪儿?只能自己弄些新的番号,像独立旅、新编旅、纵队、支队啥的。这些单位,因为所处历史时期不一样,后来成立的旅没法跟最开始的 386 旅比,大多是从老旅裂变出来的。
再有呢,咱我军特有的军区指挥体制,军区可不是野战部队哟,国民政府不给发军饷和物资,各根据地自己想法子搞定供应和装备的事儿。
那麻烦事儿又来了,扩充兵力没啥毛病,可为啥不统一编制呢?像新弄出来的旅都叫新编第几旅。这就得讲讲第二条缘由。
二则是处于抗战这一特殊的状况。
咱这边弱,敌人强,人家是那种正规又机械化的精锐队伍。总数虽说比咱中国军队少,可在局部战场,就凭他们厉害的机动和补给本事,老是能在兵力跟火力上占上风。跟日军可不能死磕,只能靠着根据地跟他们来回拉扯。
根据地乃是敌后游击战的根本依靠,战略战术的规划得把根据地的面积、人力、地形、交通之类的条件统统考虑周全。顺理成章的,军区这种特别的战时军政一体的组织,肯定变成了抗战时期关键的编制形式。
不过瞧瞧刘帅在抗战那八年里对 129 师还有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建设,好像老是想冲破一些限制,追求军队原本该有的模样,也就是正规化。
瞅瞅 129 师部队的编制,咱能瞧出好多跟别的军区不一样的地儿。
好比正规的番号挺多,那些杂七杂八的番号倒是没几个。
二、那正规化可有着巨大的潜力哟
115 师、120 师、129 师这三个主力师,所处的战斗环境都不一样,于是没多久编制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大概在 1939 年那阵子,就有了挺明显的不同。
就像 115 师。
115 师在 1937 年年底就分成了两拨,聂帅领着一部分人去了北边的晋察冀,剩下的就往东去了河北山东。而且,343、344 这两个主力旅的指挥归属也老是变来变去。
造成的情况是,番号特别繁杂,部队编制有点乱糟糟。
115 师那会呀,除了主力旅,还有东进纵队、苏鲁豫支队、冀鲁豫支队、独立旅这些不同的编制。虽说东进纵队瞧上去好像跟 344 旅是平行的二级单位,可它下面有支队,支队再下面才是团,实际上比主力旅还稍微高那么一点儿。
115 师东进以后,被多头指挥,时而归 129 师管,时而又跟山东地方根据地合编,部队编制番号挺乱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部队的发展,可不能怪罗荣桓或者徐向前,也不能怪黄克诚、杨得志等将领军事才能不行。
120 师的情形更特别点儿。1938 年年底,就有各种团、支队跟主力旅一块儿存在的状况,晋西北新军的编制那叫一个稀奇,像保安司令部这种有着鲜明国民党军特点的番号,还有工卫纵队、总队之类的番号。
120 师是由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成的,贺龙元帅那独特的作风也带进了 120 师。要说贺老总在指挥作战上跟其他元帅比有啥特点,恐怕没几个人能讲明白。他确实不像彭林刘徐粟几位那样功力超卓,不过他的长处在于拉队伍,凭借个人威望和极具感染力的性格。至于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可不是他擅长的。只要能打胜仗,别的都不管。
这年头得有贺老总这样的大人物,特别是局势乱套、情况紧张的时候,贺老总那能呼风唤雨的本事正是革命所缺不得的。
129 师是啥情况呀?
曾经啊,有好多超出正常编制的名号,像什么支队、游击纵队啥的。可往后呢,那些稀奇古怪的番号慢慢没了,到 1939 年、1940 年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就改成军区和旅了,级别都一样,好多军区都是旅兼任的。刘帅把 129 师后来组建的旅全都叫做新编旅,这么一来,不管是指挥、保障,还是扩充部队,都变得井井有条。
咱这后来的人,连好处都不一定能瞧出来,就更别提当时的情况啦。
在别的师,主力旅巴不得都撤了并进军区,新组建的部队巴不得全是某某县、某某区的支队。如此一来,打起仗跟根据地结合得特紧密,指战员们也都特有归属感,凝聚力十足,轻易不会被打散。为啥要弄成新几旅、新几旅这种数字化的番号呀,这不是瞎折腾嘛!
刘帅咋会这么干呢?1938 年的时候,他发表过一篇挺让人吃惊的文章,叫《我们要在抗战中进行正规军的军队建设》,这能当成他加强正规军建设的总体指导。
为啥感到惊讶呢?不多说了,大伙琢磨琢磨那时候的总体战略啥模样,又是谁提出来的,剩下的就自己琢磨去吧。
这篇文章呀,历史洞察力那是相当深刻,军事方面的预见也特别厉害!
大致是个啥意思呀?
1.要说解决军事问题,正规军那可是主要的手段,游击队只能算个辅助的。
3.当下游击主义的倾向太突出啦,有些部队从正规变成游击队,弄出了大麻烦。就像 129 师,有的主力部队去管游击队,结果“被原始的游击队给拉回去同化喽”。刘帅举例讲,有的干部战士抵触纪律,松松垮垮的,住在老百姓家里不想归队,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才是老百姓的队伍。
4. 搞正规化建设得让根据地建设跟正规军建设一块儿来,得把这平衡把握得特别好。要不然啊,要么野战部队空空的,全是游击队,根本打不了胜仗;要么正规军太壮大,根据地太弱,撑不住军队。
5.部队里的指挥员得学学正规的战术啦。
得说呀,这篇讲话的意思,不光对八年全面抗战时咱军队能精准预料和总结,就连解放战争里存在的一些毛病,都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就说那整编七十四师吧,竟讲我军的连排长指挥手段老土得很,拿抬放帽子来当进攻或者停止进攻的信号,效率差得不行,根本达不到步兵、炮兵基本协同的要求。
(http://www.aajl.com.cn)
来源:http://www.d0902.cn
(http://www.okchong.cn)
来源:http://www.hnttzy.cn
(http://www.223656.cn)
来源:http://www.cqjjyey.com.cn
(http://www.gj388.cn)
来源:http://www.11xpb.cn
(http://www.jinwanglai.cn)
来源:http://www.canr.com.cn
(http://www.ciue.cn)
来源:http://www.cu09.cn
(http://www.xffunds.cn)
来源:http://www.keke2008.cn
(http://www.pqyt.com.cn)
来源:http://www.qiuyiku.cn
(http://www.jsywg.cn)
来源:http://www.y424.cn
(http://www.pdjsnh.cn)
来源:http://www.yuhebaby.cn
刘帅在这篇讲话里早就说到过,可叹呐,因为战争的压力实在太大,没功夫去做这个事儿。
三、最终的办法
刘帅不光这么说了,而且实实在在下功夫去做啦。
1940 年五六月的时候,中共中央北方局指挥着 129 师还有太行军政委员会开了黎城会议,刘帅又说起部队正规化不行的事儿,那次会议完了以后,搞了一回正规部队的大整编。
以前那些啥样都有的番号,就在这次整编里差不多没了。能整编成为正规部队的,都改成新编旅啦。剩下的就编进各二级军区,当作军区指挥的团。
统一编制在正规化建设里可是个重要的事儿,可不单单是番号清晰、层级明白,好处那多了去了。
好比说游击化、地方化这方面的问题,统一编制就能不错地解决纪律松散、不听指挥的情况。为啥反对旅级战斗单位地方化、地名化呢?就是得有效切断,把部队的主官跟军区、根据地分开,野战部队就干野战部队该干的事儿,不能一边指挥打仗,一边搞经济、征粮征丁之类的,这不光分散精力,还会狠狠削弱部队的机动性和指战员的战斗意志。
同时呢,这样能有效地防止部队出现山头化,把部队的番号统一起来,主官也都统一指派,不跟地方扯上关系,如此才能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发号施令。
虽说后来有人含蓄地讲,刘帅整编游击队太猛了些,才让 1940 年到 1941 年变得艰难。咱们当然不用使劲给刘帅辩白,那时候的情况,整编游击力量的分寸本就不好拿捏,刘帅又不是神仙,有点小差错能谅解。得明白,当时华北日子不好过,主要是日军集中精力猛扫抗日根据地,可不能把错归到小瞧游击战争上头。
这可不是胡咧咧,就像陈赓纵队地位一下子抬高了。
中央针对野战兵团建设给出过清楚的指示。皖南事变一发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就明说了:得想尽办法把野战军巩固好。1941 年初,129 师弄出了太岳纵队,下面有 3 个主力旅,司令员是陈赓。
这可是在抗战时候最早现身的一支纵队级作战的单位,跟解放战争那会的纵队差不多。
八路军总部很快就把它列为总部直接管的作战单位,过了一年虽说又归到 129 师指挥了,可它承担的作战任务常常很有战略价值,实际上还是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着呢。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陈赓带领的部队最早升级成兵团啦,这可是中央直接指挥的亚野战军级战略单位,最早能这么着,还得从 1941 年初的升级整编说起。
刘帅那深远的战略眼光,还有准确的军事谋划,这能算个典型的代表哟!
1945 年 9 月,抗战刚胜利,晋冀鲁豫军区马上就组建了 5 支野战纵队。别的战略区还不紧不慢地扩大军区呢,刘伯承就已经指挥大军接连拿下上党、邯郸等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惊到了众人,在晋冀鲁豫,大兵团作战的模式已经很成熟啦。
唯一能跟这个相比的,是粟大将在华中坚决主张建设野战军,把好几个主力师、旅集中起来弄成野战纵队。只是粟大将当时的地位不算高,要是有刘帅那种方面军大帅的地位和威望,恐怕华中根据地就不会丢啦。
正规化建设到底有啥神奇魔力?
简单来讲:
要把指挥关系给制度化、规范化喽,别带上将领个人的那股子色彩,不管谁来,都能指挥得动。
2. 不受时空的约束,像有些游击队老是只能在根据地周围打转这种根本限制。
3. 让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本事更强些。
4.让人跟武器结合得更科学、更充分。
5. 能普遍适应各种战争条件。不管是打强大的敌人还是弱小的敌人,是在国内打仗还是在国外打仗,是立体式的战争还是平面式的战争,都得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过来。
刘伯承在从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转变中,适应得那叫一个快,几乎没费啥劲儿就过渡过去了,这根本原因呐,是人家早在 1938 年就开始做准备啦。
这么说吧,刘帅在这方面虽说厉害,可当时大环境特殊呀,没多少人能真正明白正规化建设的好,各大战略区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联系交流和相互学习,结果呢,各种各样的编制番号老是存在,给后来喜欢研究军史的人添了好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