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建精准运动损伤康复体系 助力奥运备战与医疗保障工作

运动损伤是发生于体育活动的常见伤病,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10%~20%,运动员高达85%。运动损伤康复不当会引起关节粘连、纤维性僵直等严重康复不良现象,导致关节功能恢复差,从而最终影响普通人群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员的运动生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和损失。目前运动损伤康复不良现象的发生率高达11%~35%,其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及康复机制不明晰,临床康复方案及评估手段不精准,国内运动损伤康复医疗发展不均衡,仍是我国体育运动事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运动损伤康复研究与奥运医疗保障及推广应用”项目,历时20余年,围绕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相关理论研究、精准康复评估与临床快速康复方案制定以及智慧化远程康复体系建立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以下4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基于人体膝关节易伤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与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研究,阐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危险因素,创新防护与康复策略。(2)阐明膝关节损伤后及手术修复后骨骼肌肉系统生物力学变化规律,制定等速肌肉力量训练与足部运动视觉反馈康复训练的干预方案,纠正异常运动特征并预防继发损伤。(3)建立人工智能远程康复云平台、研发自主创新人工智能康复设备。(4)基于结构愈合、功能评定,多维度构建运动损伤评估体系,指导精准康复方案制定;创建了运动损伤外科加速康复技术,建立规范化与个性化序贯康复技术体系,提高功能恢复与临床效果;助力奥运会备战与奥运会医疗保障,为奥运争金夺银保驾护航。本项目成果示范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显著提升了我国运动损伤康复专业领域整体水平,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该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表示,精准多维测评技术科技助力奥运备战,需进一步拓展到更多运动项目之中,以进一步助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远程康复云平台的推广应用需进一步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更好地缓解我国康复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全面推广运动损伤康复评估与治疗体系。

▋多维度构建研究和诊疗体系 整体提升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诊治水平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种类繁多,涵盖银屑病、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结缔组织病等。皮肤病多数以累及皮肤为主,病情相对较轻,而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病情复杂性、严重度均比较突出,反复发作,常伴其他系统受累,危害性较大。因此,加强针对此类皮肤病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晋红中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临床基础研究及诊疗体系建设”项目,针对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1)从不同角度深入揭示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致病因子,为临床诊疗提供血清标志物,为分子治疗提供潜在新方向;(2)填补了既往30年来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领域的流行病学空白,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及复发风险;(3)优化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首次提出红皮病型银屑病严重度评价标准,指导临床精准用药;(4)为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增加4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动民族特色药物雷公藤多苷的广泛应用;(5)牵头制定6项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共识,规范疾病诊治,显著改善预后;(6)多维度构建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研究体系及临床诊疗体系,有力推进了行业整体诊治水平的提升。该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表示,未来还需要从多个方面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包括:(1)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内及国际合作,应用单细胞测序、动物模型等实验技术,拓展和深化发病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科学依据,寻找可能的治疗新靶点;(2)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本领域的流行病学数据,加深对疾病的认知;(3)在银屑病严重程度评估方面,未来可通过扩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将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严重度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并加强应用推广;(4)未来将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探索各类治疗方案的优劣和维持治疗优化方案;(5)在我国的部分医疗机构仍存在过度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诊疗指南的宣讲,积极提升整个行业的银屑病规范化诊治水平。

▋优化肝癌个体化诊疗策略 整体改善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及免疫组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丰富了肝癌的诊疗手段,推动着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但肝癌的进展是由多因素影响、多基因参与、多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肝癌的整体预后仍差。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肝癌的转移复发是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并且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及预后难以预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涛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肝癌个体化诊疗策略的优化及推广应用”项目,深入研究了调控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多维度探索了肝癌潜在的治疗措施及预后分子预测标记,建立了肝癌临床分子分型及复发转移预测模型,为肝癌的靶向和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肝癌血管生成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等机制的研究,项目组阐明了癌基因TMPRSS4诱导肝癌EMT发生及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揭示了环氧合酶-2(COX-2)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首次提出并证实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协同干扰素-ɑ抑制肝癌进展;阐明了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等协同增强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疗效的分子机制;发现甘露糖敏感型菌毛的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可靶向抑制肝癌EMT发生及肿瘤侵袭转移。(2)在肝癌发展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肝癌临床分子分型及术后复发转移预测模型,明确了不同人群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优化了肝癌个体化诊疗策略。(3)针对肝脏肿瘤病变诊治的复杂性,项目组揭示了肝脏原发性骨肉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发囊性改变的转移性肝癌等罕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措施及效果,为肝癌的鉴别诊断及复杂肝脏肿瘤的诊治积累了宝贵经验。该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表示,本团队发现并证实了数个明显促进肝癌进展的驱动基因,下一步拟研发靶向这些驱动基因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体内体外时间对其功能进行研究,为实现临床转化奠定基础。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的潜在的肝癌治疗方案(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协同干扰素-α、COX-2抑制剂协同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尚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创新先心病微创治疗技术 有效提升患儿的救治水平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先天畸形),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30%,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达15~20万例。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和生育政策的改变、孕期暴露风险因素的叠加、高龄孕妇和人工受孕持续增多、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广泛开展等,给胎儿和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毋庸置疑,早发现、早诊断、早评估、早干预是降低先心病致残(死)率和优化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举措。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邢泉生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疗创新技术与应用”项目,聚焦孕期胎儿和产后新生儿先心病诊疗,围绕创新先心病微创治疗技术和胎儿重症先心病宫内治疗、规范新生儿重症先心病诊疗,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1)原创超声引导下先心病微创治疗技术,被誉为先心病治疗的第三种方法。针对新生儿/低龄低体重儿难以承受体外循环和X线放射性损伤等临床难点问题,在超声引导下,经体表穿刺或胸部微小切口,用自主发明的输送系统将改良的封堵器安置在心脏缺损的部位,达到治疗目的。(2)构建我国胎儿先心病宫内治疗核心技术,是对超声引导下先心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延展。针对胎儿期肺动脉重度狭窄/闭锁、重度主动脉狭窄/进行性左心发育不良等危重先心病,项目组创新超声引导下宫内介入治疗核心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上述病变的不可逆损害。(3)创新我国新生儿重症先心病诊疗规范,形成系列关于新生儿先心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针对新生儿期急需干预的重症先心病,如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离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单心室等,进行外科关键技术创新,建立诊疗“绿色通道”和新型MDT模式。该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表示,目前我国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整体救治能力的地区差异巨大,缺乏整体层面上的规范化诊疗,急需量身打造中国特色的救治平台和诊疗技术规范,广泛开展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救治培训和能力提升,将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救治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缩小地区差异,使更多新生儿危重先心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远期预后。

▋突破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瓶颈 创建微创精准个性化治疗体系

骨盆髋臼骨折是骨科最严重的创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20%)、致残率(51%),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传统手术因其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临床并发症多等因素,国内仅少数大型医院才能开展,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微创、精准、个性化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一直是骨科医生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樊仕才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骨盆髋臼骨折精准微创个性化治疗体系的创建与临床推广应用”项目,围绕骨盆髋臼骨折的精准微创个性化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推广,全面提升了我国骨盆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1)创新性提出基于CT三维重建的髋臼骨折三柱分型,解决了传统分型中分型不全、定义矛盾、难以理解和掌握等弊端,可直接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指导;(2)发明“腹直肌外侧入路、直接后方入路”等微创手术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该微创手术入路采用全新的临床手术解剖路径、骨折复位顺序、固定方法,大大简化了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操作,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率显著降低;(3)首次将“金属3D打印髋臼个性化解剖接骨板”用于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真正实现了髋臼骨折的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治疗;(4)提出“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新理念,填补了国内外对此种损伤诊疗规范方面的空白;(5)自主设计研发“骨盆髋臼系列解剖接骨板”并成功转化,填补了国内外长期缺乏骨盆髋臼解剖型接骨板的空白。该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表示,因地域差别、设备器械落后、各级医疗机构技术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基层医院对新理念新技术接受普及程度不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推广项目成果。而与欧美同类技术产品相比,项目研发的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市场推广压力,缺乏本土范围内大样本量的临床数据分析,证据等级不足。组织开展全国多中心研究,推动适合我国患者更高级别临床指南制定并推广,将是未来提升我国骨盆髋臼骨折治疗水平和持续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