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悄悄地出现在中国法院系统上,女性法官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2018年全国法官总数为12.1万,其中女性法官比例已达到38.1%,而在2015年,这一比例还只有29.9%。

短短几年间,女法官的比重竟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不禁让人感到惊讶和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女法官队伍的扩张,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网友半开玩笑地问道,男法官都跑光了吗?

还有人更加直白地调侃,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牛马”用。这番说法虽然不够严谨,但反应出了部分人对体制内用人机制的不满。

面对错综复杂的议论,不禁想问,女法官增多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网友们又给出了怎样的见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女法官比例攀升,不可忽视的社会背景

对于女法官比例快速攀升的现象,很多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将其归因于男性法官的大量流失,一位网友直言不讳地说,男的干几年法官就跑去当律师了。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男人往往被寄予更高的经济期望。正如网友说的,作为男性,你不出去挣钱就会被家里人认为是“没出息”。

全国律师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执业律师中男性占比高达66.8%,远高于法官系统内的男性比例。

男律师已经成为法律职业的主流选择,正是由于大量男性法官的流失,才让女性在法官队伍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指出,数量庞大的女法官助理也在无形中拉高了女性总比例。法官助理不都是女的吗?法官都招不到,助理岗位上哪招男的去?

从法院系统的招聘信息来看,法官助理岗位的性别比例确实高度失衡。以某基层法院为例,2020年公开招聘的20名法官助理中,女性占到18人,男性仅为2人,这样的现象还不是个别的。

为何法官助理职位会成为女性的专属领地呢?归根结底,与法官助理工作的性质密不可分。

法官助理主要承担案件材料整理、文书起草、信息录入等事务性工作,需要细致耐心、安于幕后的性格特质,这恰恰与女性的特长高度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性在择业的时候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的薪资少一点可以接受,但一定要工作任务和压力要小点,她们觉得法官助理这样的岗位更适合自己。

法官助理还被视为进入法官队伍的跳板,不少女性法学毕业生选择先就任助理,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晋升为法官。一位女法官助理坦言,虽然工资少点,但可以积累经验,为以后当法官做准备。

高比例的女性助理一方面填补了基层法院人手不足的空缺,另一方面也为女法官的增加提供了后备力量。

尽管她们并不直接行使审判权,但客观上与法官同属于法院编制,因此自然会拉高整个法院系统内的女性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性别视角看司法,偏见无处不在

一些网友认为,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会影响男女法律人才的职业选择,经济好时男的看不上体制内,经济差时大家都盯上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定性成为求职者评判职位的首要标准。政法专业的女大学生纷纷转向考公务员,法院系统因而迎来一波女法考公热。

以2009年司法考试为例,全国报名女性比例高达57.83%,女性录用率更是达到了61.25%。可以说,正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让更多女性把法官作为了“避风港”

在一些男性眼中,律师事务所是更有钱途的选择。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王平分析指出,越是经济向好,男律师比例就越高,这符合男性更看重经济回报的择业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男大学生涌入律师行业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据司法部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我国每年新增执业律师中男性比例始终保持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70%。

法院系统内的男性比例却在不断下降,男性精英法律人才正以稳定的速度,从体制内流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因素绝非男女择业差异的全部,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男性往往被视为经济支柱,须优先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女性则常常被期待承担更多家庭角色,这种性别分工直接影响着双方的职业选择。

在司法系统内,男女法官的离职原因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更看重个人发展,会主动寻求晋升机会;女性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别在婚育阶段,更愿意选择节奏平稳的法院工作。可见,性别角色预期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男女在法律职业流动中的不对称性。

除了市场因素和性别观念,女性自身的考公动机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三不限女性里有多少是冲着公务员配偶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不限,是指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基层工作经历,是基层法院招录法官助理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三不限确实成为不少女性进入法院的跳板。据媒体报道,仅2018年,全国法院系统就招录三不限人员8439名,而其中女性占比高达72.4%。这一数据引发了公众对三不限考核标准的疑虑,认为存在降标纳人之嫌。

一些网友看来,女性热衷考公,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贴上公务员配偶的标签,借此提高婚姻市场价值。这样的论调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女性考公动机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冬梅指出,在应聘三不限的女性中确实不乏把体制内工作视为婚配砝码的,但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特别是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的女性,考公往往是她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不应一概而论,更不应对女性抱有偏见。

三、法官地位变迁,从铁饭碗到青铜碗?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男性被视为家庭经济支柱,须在外打拼养家,而女性则常常被期待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这种观念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不同性别的职业选择的评判。

以法官这一职业为例,由于审判工作需要法官全身心投入,案件繁重时常常需要加班加点,难以兼顾家庭。这对于身兼多职的女性而言,是一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舆论对男女法官在平衡事业与家庭方面的表现,却往往持双重标准。

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龙宗智所言,人们总是说女法官细心耐心,更适合家事审判,却很少关注男法官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考察女干部时,还会过问其家庭状况,认为家庭不和会影响工作,这种区别对待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在司法实践中,不少男法官也饱受着家庭角色与事业追求的煎熬。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小王说,晚上经常要通宵达旦写案例,没时间陪伴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孩子发烧,他在法庭审理案件脱不开身,妻子抱怨他总不在家,说他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他当时很受打击,甚至想过辞职。

在传统观念笼罩下,对男性而言,过于强调经济责任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也间接催生出一些网友口中的偏见,男的脱产家里就觉得没出息。

这种将脱产等同于没出息的观点,反映的是人们对男性经济能力的刻板化要求。

在不少人眼中,男性选择收入较低但稳定性高的法官职业,是不思进取缺乏拼搏精神的表现。事实上,大量男法官也在通过辛勤工作,为家庭和社会默默奉献着。

过分强调女性的家庭角色,则可能限制她们的职业选择空间。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王芳就曾遇到过这样的质疑,有亲戚劝他,女孩子就不要那么拼了,找个清闲的工作就行,可是她热爱这份职业,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级法院也在积极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用人中的隐性歧视,评判法官业绩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实绩贡献。

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倡导家庭责任的平等分担。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走出传统角色的束缚,学习烹饪育儿技能,在家庭中承担更多责任。

妇联组织、社区街道等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夫妻互帮互助,共同肩负起家庭责任,为男女法官创造更加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反思,在评判法官时,大家是否曾带有性别偏见?在对待男女时,是否有过“双标”行为?只有丢掉成见,包容地看待不同性别的职业选择,才能共同推动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