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渠

如去曾经看过一个新闻,说是在2006年的时候,日本的一个企业在山东莱阳租下1500亩耕地,租期20年。租下后的前五年里,他们什么也不干,土地一直荒芜着。到了第5年,日本人先打了一口200米深水井,然后引进了上千头的优质奶牛,任其放养。

原来,日本人是想利用奶牛的粪便来当作肥料,改良土壤的品质、让种植出来的农作物的品质更高。姑且无论这个故事的虚实,土壤的改良和农作物的耕作确实是一门有关国计民生的非常重要的科学。在这个领域,中国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孙渠。

孙渠,字惠农,1911年6月25日,出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孙家杨孟村,是中国耕作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如去第一次注意到孙渠的名字,是在某个论坛上看到的一篇批判国内耕作制度的文章,文中将国内1959年的大饥荒归罪于当时的“深耕”制度,说深耕造成了颗粒无收。

在这片文章中,说孙渠在1945年到美国时,参观过福克纳的“不犁地”耕作法,但是回国后,由于不想跟党唱对台戏,所以一直没有把在美国学到和看到的先进耕作告诉中共高层领导,而是选择了极力吹捧苏联的耕作学家威廉士。

因为深耕造成的颗粒无收、而引发1959年大饥荒,这显然是信口开河、符合这个论坛一贯的主流风格;而孙渠“吹捧”威廉士的理论,是不是事实呢?

某论坛批判国内耕作制度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论坛批判国内耕作制度的文章

如去是个较真的人,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有了下面的发现。威廉士作为一个耕作学家,研究的问题并不像美国农民福克纳那样、只关注自己的土地,只关注是不是需要翻地。

威廉士的耕作学认为:农业生产的基本任务,是把太阳光线的热能变为有机物中的潜能,这一任务只能由绿色植物来完成。按照他的理论,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土壤经营(即耕作),则是组成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三大环节或三个车间。

把动植物残余物中处于有机状态的各种养分元素,分解为绿色植物能利用的简单无机化合物,保证植物生长发育和高产需要并使土壤获得持久肥力,这是第三车间的任务。

简单说来,威廉士关注的问题不只是该不该犁地,还要考虑怎么样让土壤一直保持肥沃。就此,威廉士曾提出通过草田轮作来恢复肥力的建议;此举开辟了在人力干涉下缩短恢复地力过程的道路。

50年代初期,为了验证威廉士的理论,孙渠进行了多年生牧草改土试验和马尔采夫无壁犁深松耕作法试验。马尔采夫无壁犁深松耕作法:马尔采夫是个苏联人名,无壁犁深松耕作的特点是,只把土地犁松、而不把土上下翻过来。

他先后考察了黑龙江和渤海垦区国营农场,提出利用盐碱地先锋植物黄须草改良重盐碱“光板地”的建议,并在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大面积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由此可见,孙渠根本不像那篇文章里攻击的那样,只选择政治上“站对”。事实上,农田的耕作问题,远远不像那篇文章作者想的那样,只要不犁地就万事OK;正确的做法是,要考虑到肥力等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因地制宜。

1963年 ,孙渠(右,记录者)和海淀老农苏维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 ,孙渠(右,记录者)和海淀老农苏维仁

1958年,毛主席看了孙渠写的《威廉士的土壤学说及其发展近况》一书后,深为赞赏,将其推荐给中央及各省领导同志以及各级农业干部阅读。

1958年,孙渠被“下放”到山西洪洞县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民一起种植试验田,并拜老农为师,总结当地农民精耕细作经验。此后,他又多次带领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到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郊区等农村参加耕作改制、深翻改土和种植丰产田的活动;受农业部委托,他还主持进行了全国间作套种调查研究。

1962年,他应农垦部长王震的邀请,到牡丹江垦区指导生产、并进行科学试验。他提出的复种油菜绿肥与施用磷矿粉结合、改良低产白浆土的建议,经试验效果显著,在生产上获得大面积应用。

1974年,他久病尚未痊愈、就带着小板凳和煤油炉来到河北省涿县的北京农业大学农场,从事播种绿肥及复播大豆的用地养地效果研究。在涿县农场工作了两个春秋后,他再次病倒。

1975年9月11日,孙渠在北京去世。他以自己勤奋而坚定的一生,实践了他毕生的志愿:把耕作学献给种地的人。孙渠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代表,如去在此向他叩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