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回归故里》?是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回忆录的文体,就是它能够把自己家庭和过往经历的这种描述,以及一个非常社会历史性的分析结合起来。真的你看完之后,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小册,你觉得是荡气回肠。

先讲一下这个作者的经历。他其实是法国当代一个还比较重要的传记作者和饲养家。然后他小的时候家庭非常贫困,他的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家里也没有什么书。他生在法国兰斯,一个离巴黎不太远的小城,所以他就非常想要尽快逃离。后来他来到了巴黎,一开始想继续读哲学博士,然后考教师资格证,留在高校做一个学者。但是因为种种的自己来自阶层、来自地狱的阻隔,他没有实现。

那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记者,然后通过结识饲养家为他们写传记,闯出了一番天地,最后也成功地进入了高校。他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这个同性恋问题的一些研究。但是这本小说非常不同,这本小说没有任何的学术框架,它其实就是一本非常朴实的回忆录。但是这个作者用他非常深厚的学养和他的这种理论视角,切入了那个时代非常重要的几个问题。

我首先先说一下作者的家庭,还有他父亲母亲的经历。就是他的父亲是一个基本上在14岁就没有机会再接受教育的工人,他一辈子都是脾气非常糟糕,没有温馨的记忆,留下的回忆就是粗鄙和偏见。所以作者很快在他进入到成年的时候,就非常想要摆脱他的父亲所代表的那个家庭。他说我的父亲代表了我想抛弃、远离的一切,他充当着我心中典型的负面社会形象。

就是他对父亲的这种逃避,其实是他对于他这个底层的厌恶的一种缩影。你看他是怎么描述他的父亲的,他说决定他一生的因素,就是他生在何时何地。也就是说他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父亲的愚笨,以及由此造成的人际关系上的无能,说到底与他的个人精神特质无关,他们是由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这个是作者已经反思的一个后果,就是他发现他的父亲其实是被那个社会给击碎了。她所讨厌的那个人并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父亲所承载的阶级和个人的身份意识。我们再来说说他的母亲。相比他的父亲,母亲就显得更加温和一点,也更加悲剧性一点。母亲也是早早的没有办法上学,她说她本来想当小学老师,但是时代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所以她成为了一个工厂女工。

你看作者这里有一些形容,我觉得非常精彩。他说女工这一次会所携带的所有贬义,话语粗俗、不知廉耻,甚至是乱性的女人,总之就是不正经的女人。这种资产阶级对于走出家门与男工人一起工作的平民妇女的看法,他们并不想丧失每天几个小时对配偶的掌控,因为妇女的解放,会给他们带来夹杂着羞耻的恐惧。

后来他母亲在中年的时候还想试图通过向夜校自学去摆脱自己的处境,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但是确实也没有坚持下去。你看他说到父母的经历的时候,他提到他们拥有的可能性,这里说的是可以想象的可能性,甚至是实际的可能性,被他们的阶级地位严格限定着,仿佛不同社会空间之间有一层不可逾越的障碍。

这些界限将社会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中的人,对于自己可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可以追求的目标,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他们知道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但那存在于一个无法靠近的遥远的世界。所以即使他们知道自己无法获得某种被其他社会空间中的人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有被剥夺和被排斥的感受。

这是一段非常沉重的文字。他在说一个什么事呢?就是说我们有的时候因为阶层的这种间隔,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其他的可能性。我不知道听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感受。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弹幕告诉我们。

我之前做过很多这种借着文学界的社会议题来讨论所谓底层关怀的节目,我也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有一种声音格外被注意到,就是来自一些真正有底层经历的人,他们说你说的那不是底层,你没有办法体会我们曾经的绝望,以及我们到现在依然内心里有着那种被束缚的感受。

我觉得确实是。因为我觉得我的教育经历对于我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但它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我从来没有把教育当成一种改变自身境遇的救命稻草。但是非常多的人有这种体会,比如有的人可以高考复读个五六年,就是为了考进一个他所认为理想的大学。

然后有的人会对这些是非常沉重的社会现实。你看他很愤怒地说,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轨迹早已经描绘好,一切变得毫无悬念。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这种轨迹的事实时,判决就已经生效。我们出生时判决的结果就被烙印在我们的肩上。

对,这个我其实不用多说,我觉得作者的文字非常清晰,非常犀利。他说我有一种分裂感,很不自我的信仰与我所进入的资产阶级世界格格不入。我所秉持的社会批判理念与我本身的价值观相互违背。我甚至不能说这是我不得不接受的价值观,因为没有谁强迫我信奉它。

在政治上我站在工人的一方,但我厌恶自己的工人出身。如果不是平民家庭出身,那么我的平民立场就不会使我的内心如此纠结,也不会让我产生精神危机。我觉得这一部分的交织,就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家庭,还有自己所处的阶级,以及教育的作用的一些反思。

然后我觉得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他的身份认同,以及世俗观念对于边缘的压迫。这个就是说到作者的同性恋身份,以及那个年代他作为一个底层的同性恋的处境。他为了摆脱自己的这种悲惨处境,所以很早就想要逃离到大城市去,顺利地成为了文字记者,迅速打入了学术文化圈。

后来也进行过同志类文学的小说创作,但是他觉得最终自己的才华不够,所以开始研究学术和历史,转而书写这个同性恋群体,开始书写思想的历史。他写了福克传,这是他第一部非常有名的思想传记。这一路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华丽转身,但是直到他的父亲去世,他才意识到他所成就他的,让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是他的那个少数的边缘的身份。

这段是关于同性恋的,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歧视。他说甚至在我还未意识到他是针对我的时候,侮辱性的话语对我来说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自己就使用过不止一次。在我十四五岁时,在明白了这些词汇的形容,就是我这种人生,为了将她从我身上移开,为了保护自己,保持清白,我不断地将这些话语使用在他人身上。

我和班上两三个同学嘲笑学校里的另一个有些女性化的同学,将她称为娘娘腔。在侮辱她的同时,我也间接地在侮辱自己。最可悲的是,我模模糊糊地明白这个事实,但当时我却被一种不可抵御的想要证明自己属于正常的渴望所支配,千方百计地想要证明自己并没有脱离正常人的群体。

也许这是一种既欺骗自己又欺骗他人的方式,一种驱魔术。我觉得我其实不用做过多的评论,这能够理解这种心情。不管你是处于什么样的少数群体,其实包括阶层的、包括这种取向的,社会的规则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去形成他们的联盟、他们的压迫、他们的宰制。

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他的自我刚刚萌发之时,第一可能是摆脱,是抗拒,所以他必然不会愿意去拥抱一种新的可能性,因为那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甚至是更多的敌意。因为人都希望被喜欢、被认可、被接纳,但是这个社会往往就是这样发展的。

所以说得太沉重了。作者对于他自己的这种内心的揭示,我觉得是极其勇敢的。他戳破了这个知识分子,或者说某类人的伪装和他们的偏狭。这个可以联想一下当代中国的处境啊,就是现在的同志群体,他们有了很大的曝光率,包括像在B站微博上,都会有很多人在展示他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我们提到平权,我们提到社会运动,其实都是讳莫如深的,没有任何的老板们在放烟花,没有任何的这种,甚至我知道很多人,他们其实是回避这种在社会和政治层面去进行权力斗争的这种可能性。他们认为跟他没关系,他不想暴露自己。

作者一直在这活在这种双重意识之中。他说不夸张地说,我的出柜经历,也就是我承认并肯定自己的同性恋取向的过程,正好与我走进另一个社会牢笼的经历相重合。所谓另一个社会牢笼,继另外一种情形的乔装打扮,另外一种性格分裂或双重意识。

那就是对自己的行踪含糊其辞,极少数了解内心的朋友也守口如瓶,用几套不同的说辞应付着不同的谈话对象和情境,不断地克服自己,包括自己的动作,一定要表达方式,以免透露出什么,以免出卖了自己。

这段是非常精彩的分析啊,我直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说这可能就是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试图摆脱自身身份的那种强烈的持续的欲望的最为重要的精神来源之一。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同性恋人生对于同性恋运动存在着一种单纯的恐惧,因为同性恋运动旨在展示一个公共形象,确认自己可能在一个私人空间里自得其所有权,无视外界社会。

虽然这一幻想已经被他们的个人经验所揭穿,他们每天的生活经验必然证明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是如此不可分割,证明了私人空间本身就是公共空间的产物。也就是说,他们最隐秘的心理角落,也同样是被性规则下达的指令所塑造。

为什么一些特定的群体,比如说男童、女童、变性人或犹太人、黑人等等,一定要承受文化与社会的厄运?为什么我们很难追究是什么东西不断激发再激发他们?对于这些问题,这是唯一的答案,那就是社会裁决的独断专行和他的荒谬性。

就像卡夫卡在《审判》中所写的那样,他们不可能找到宣布这一判决的法院,它没有具体的地址,它并不存在。它来自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判决就已经生效。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的这一时刻或那一时刻,我们会成为那个已经被交付给社会判决的人,我们会被判处生活在控诉人的指控当中。

我们能做的只剩下勉强地保护着我们自己,免受伤害。说到底吧,我们到底能不能够通过指使、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不仅是在现实层面,而是说彻底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新的人?作者把这个疑问留给了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

我希望我们都有机会和自己、和抚养我们的人、和我们成长的环境和解,但有的时候这种和解是以对抗、是意识破,是以把它给结构可以带下来。我们要勇敢地做这一切。

所以我其实看了这本书之后,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就是作者说他也曾经一度把它奉为生活的信条,那就是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做了什么。

就是我们到底能不能实现阶级跨越,成为我们想要的那个人,成为那些没有缺憾、没有童年阴影、充分发现了自我潜能、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我不知道,我们甚至有的时候对大部分人来讲,他们没有那么幸运,他们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但是我们还是要这样去做,因为如果我们这样不做,就等于我们任凭这个社会的暴力、这种无孔不入的规则、这种对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击败我们自己,俘虏我们自己,操纵我们自己。

所以我再次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阅读对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能够通过别人的经历,通过这些一个个勇气、对于自己的坦诚和对这个世界的宣告,来帮助我们用一种很边缘的,但是非常清醒的、更理解这个社会运行本质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所处的生活,获得真正的大自由,实现真正的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