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清晨,记者来到位于北滨河路的林和宫牛肉面店,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屹立眼前,一梁一檐精心雕琢,一砖一瓦独具匠心。店外,一座高约三米的人像铜雕、一组组精美的砖雕,正在诉说着牛肉拉面悠久的历史与技艺的传承。

依托林和宫牛肉面、兰州牛肉面博物馆、林和宫牛肉面培训学校、兰州牛肉面产业发展中心等文化产业、技术基础,甘肃伊林滨河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持续开展牛肉拉面研学与旅游活动,让市民游客通过深入体验,全面了解这碗具有百年历史的牛肉拉面和兰州的风土人情。

深挖历史 讲好牛肉拉面故事

如果说,兢兢业业地做好一碗面是对品质初心的最好传承,那么,抽丝剥茧讲好一碗面背后的故事则是传播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的有力举措。林和宫牛肉面以美食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通过创建全国首家牛肉面博物馆,展现牛肉拉面制作技艺和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向世界讲述牛肉拉面的故事。

在博物馆门前,记者看到游客正在和铜雕拉面师傅、巨型铜质“大碗传奇”合照打卡,门前还再现了牛肉拉面创始人马保子早期沿街挑担卖“热锅子面”的铜质组雕。

踏入博物馆,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充满烟火气息的往昔。经过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感受到了兰州牛肉拉面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古老的炊具、泛黄的照片、老灶台、旧农具不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这一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据了解,2020年11月1日,牛肉面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陈列拉面铜人、铜大碗、泥塑农耕文化等藏品及工艺品千余件,展现了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博物馆免费参观,配备专业讲解员,已成为各地学生旅游研学、培训的基地,也是来兰游客的打卡地之一。

“创建牛肉面博物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牛肉拉面的历史,传承发扬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助推牛肉拉面产业发展。”博物馆负责人贾相合告诉记者,随着兰州旅游的火爆“出圈”,牛肉面博物馆将进一步挖掘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内涵,让牛肉面博物馆成为黄河之滨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多点发力 传承牛肉拉面文化

2018年,伊林滨河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了兰州牛肉面产业发展中心,以传播和发展牛肉拉面文化,传承和推广牛肉拉面技术为主线,以白塔山公园和黄河风情线旅游为依托,持续开展牛肉拉面“研学+旅游”活动,不断拓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其中,林和宫牛肉面职业培训学校于2021年开始招生,该学校将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文化、制作技术、开店选址、经营管理等全部纳入教学框架,致力于培养真正了解兰州文化、拉面文化,掌握牛肉拉面制作技术、管理体系的综合型拉面人才。

“我们的培训学期为一个月,培训内容包括熬汤、煮肉、调汤、和面、拉面、辣椒油的炸制,以及十余种小菜的制作技术等。平均每年培训300多人,已累计培训学员近千人。”林和宫牛肉面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贾相合说道。

此外,林和宫牛肉面体验馆作为重要的研学基地,成为传播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的重要平台。“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截至8月底,今年接待游客已突破8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400人左右。”兰州牛肉面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缓缓驶来,林和宫牛肉面体验馆是来自新加坡的旅行团的第一站。“我是第一次来兰州,也是第一次吃牛肉拉面,面条粗细均匀,韧性十足,十分美味。这家牛肉拉面馆不仅创建了博物馆,还能让我们体验拉面过程,了解原材料的选取、面条的制作和牛肉烹饪的技巧,真实地感受到了牛肉拉面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之重要。”来自新加坡的陈先生说道。

对此,贾相合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接中国国际旅行社、康辉国际旅行社、新东方研学等多家企业,接待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的研学团和旅行团。我们希望通过体验的形式,加深国外游客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更多外国游客走进中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 陶奕冰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